第1章 汉末(2/4)
名字。
这少年乃是去年黄巾之乱时被老道士在安平城外捡到的,当时他饿的已经奄奄一息了,老道士将他救活,却发现原来是个傻小子。
少年什么都不知道,身上唯一能证明身份的东西便是一块玉佩,正面写着‘安平’二字,背面写着‘刘崇’。
这老道士名号玉真子,年逾九旬,乃是终南山隐士,去年天下大疫,老道士下山行医救人,却无意中捡到了刘崇,从此这刘崇便跟着老道士。
直到今年初,玉真子却突发疾病,时常昏迷,幸好刘崇这傻小子不离不弃的在身边照顾他,如今也只有二人相依为命了。
此刻刘崇见玉真子醒了过来,顿时大喜,一把抓住那领头中年男子的衣领,轻易的便将他提了起来。
这刘崇竟然力大如斯,一个成年男人再瘦也有百十斤,此刻被他轻而易举的摄在手中。
刘崇一手护住胸前的老道士,一手抓住这人的脖子,胡乱的抡了几下,众人见他力大,不敢上前,他便一把将那人扔在地下,抱着老道士拔腿便跑。
众人见拦他不下,也放弃了追赶,而是回头看向那被刘崇摔在地上的男人,只见那男人进气少出气多,昏迷不醒,也不知是吓的还是被摔得。
眼见此人快要活不成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心照不宣的走出几人,将那地上的男人抬向那口大锅……
在这乱世,哪有什么人不人的,那就是锅里的一堆肉,能救命的肉。
刘崇背着玉真子一口气跑出十数里,来到一座大山底下,眼看着天色将黑,刘崇饿的也是手脚发软。
将玉真子安顿在一个山洞中,又从胸前的包裹里拿出一块兽皮,盖在他的身上。
刘崇就这么坐着一旁看着昏迷的玉真子,眼中无悲无喜。
忽然从洞外刮来一阵腥风,一只斑斓猛虎闯进洞中来。
刘崇一看,咧嘴一笑,好大一只花狗,这下晚饭有着落了。
可这老虎也是饿了多日,又饥又渴,见到猎物送上门来怎肯放过。
刘崇哪成想这大‘花狗’如此凶猛,双爪向地上一按,龇着牙便向他扑来。
刘崇急忙闪躲,绕到这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刘崇又是一闪,老虎顿时气的大吼一声,山洞里十分拢音,震的刘崇耳朵生疼。
“好大狗,叫的我耳根疼。”刘崇一把抓住老虎的尾巴,将老虎倒拖而回,老虎回身再扑,刘崇一躲,顺手抓住老虎的头皮按在地上。
老虎头被按在地上动弹不了,双爪乱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