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的童星亲闺女」

第88章088 外公秋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8章088 外公秋舫(3/7)

1911年初,利用这笔赔偿,清华大学组建了一个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清亡以后,这个学校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留学生。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送去美国进修。

而林乐斯、林乐陶两人的父亲,就是第二批公派留学生,他叫林节义。

“我父亲林节义是个云南人,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为人也很聪明,辛亥革命那一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第三年被选中为公派留学生。后来,他去了美国,就在华盛顿大学中学习西方文化。再后来,他皈依了基督教,就娶了华盛顿一位牧师的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第二任牧师,就一直没有回国……”

“父亲虽

然入了美国籍,但他内心深处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逢年过节,他都要亲手制作毛豆腐给我们兄弟两吃,告诉我们这是家乡的味道。还自小教我们中文,要是写不好中国字的话,那么要挨板子的……”

“后来,我们兄弟两个长大了,父亲看国内局势稍安,就想着能不能让我们以后返回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就让我去读了物理系,我哥哥去读了政治系。”

林节义的安排很妥当:将来林家两兄弟一个搞政治,一个当建设者,足以为祖国增添两名人才。

然而,林节义还没等到两个孩子学成归来,就病逝了。林节义身后留下了四个孩子,都是一时的俊才。

林乐陶告诉他们:“我后来留在了华盛顿大学任教,你的二婶在哈佛任教,你的三婶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林家人在美国都混得很好,但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回到中国”的孩子,只有老大林乐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我哥哥当时还在上学,他听到这个消息,开心的不得了,他对我说:父亲在九泉之下,肯定可以瞑目了。一个新中国呀,百废待兴!他是华盛顿大学的政治系高材生,精通四门语言,熟悉中西方的各种文化制度,他想回国去报效祖国……”

“……然而,美国人不让我们这样学有所成的华人回去那个新中国。原因么,当时的两个国家是意识对立状态,也没有建交,美国人怎么可能放我们回去呢?!”

像“钱学森”那样,能冲破千难万险回到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是少数。大多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成女主的童星亲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