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过盈装配!(2/5)
炮架基础缓缓下降,与回转支承不断靠近,四名战士辅助起重机操作员进行对接作业,确保两者之间的螺孔对接精准。
整个对接过程缓慢且小心,每个人额头渗出一层细汗,无比谨慎,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眼前的东西太过金贵,太过重要,他们没有资格犯错,更没有资格承担犯错的后果。
感受到大家的紧张,余华没有出声安抚,而是让其仔细体会这种紧张,进而从中学习。
搞军工生产可不是开玩笑的,生产阶段的任何差错,轻则导致集体资产遭受严重损害,重则前线部队战士作战失利甚至丢失性命。
军工人的脑子里,必须有一根紧绷且永远不能放松的弦。
对人而言,或许这很残忍,但别无他法。
待炮架基础与回转支承相距约五毫米左右,起重机悬停保持不同,四名战士前后配合细微调整两个部件之间的角度进行固定,经过余华检测确认无误,接着向起重机打出手势,随后,炮架基础缓缓落在回转支承总成表面。
三十六个螺孔精准对接。
对接完成,余华示意装配小组四名战士上螺丝,四人见状没有犹豫,立即忙碌起来,拿起扭矩扳手设置对应力矩,取出专属螺丝,按照规定进行上螺丝操作。
标准!
整个装配流程全部按照事先制定的《重炮标准装配手册》进行,严禁出现任何违反装配手册的装配操作或者个人行为。
作为后世者,余华深知标准化的重要性,老大哥传授了完整工业体系的本领,老美传授了标准化制度的秘籍,两者结合,这才成就了后世祖国的世界工厂之名,为强盛打下最为稳固的基础。
建立标准,拥有一切。
当然,这还谈不上正儿八经的标准化,余华所作所为,只为在根据地给标准化制度建立生根发芽的环境。
在余华安排之下,四名战士有条不紊紧固螺丝,将炮架基础牢牢固定于回转支承总成之上,完成这一步,整门火炮有了更为清晰的轮廓。
没有耽搁时间,余华和装配小组全体成员继续装配作业,一个又一个零部件装上红牡丹榴弹炮的身体之上,摇架,平衡机,方向机,高低机,光学火炮瞄准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