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权臣」

第272章 秦烈请辞隐居(4)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72章 秦烈请辞隐居(4)(2/3)

还被金国使者李善庆再次提出,要求宋朝处置秦烈。

当时宋朝的使者朝议大夫赵光南,自是连连表态,定会奏请天子。

“两浙路平乱之战结束,有关秦烈请辞一事,诸位爱卿怎么看?”

汴京皇城延福宫大殿上,赵佶脸上难掩喜色的问道。

此刻围在赵佶左右的,正是王黼、蔡攸,以及梁师成、李彦四人。

童贯、高俅两位大功臣,尚在返回京师的途中。

王黼因为灭辽之事,已经加了太宰头衔,兼任御使大夫,领中书侍郎。

此刻的王黼已然成为朝中最有实权的文官之一,能够与之抗衡的也就是蔡攸。

蔡攸同样因为也是联金灭辽的拥护者,直接接替了他老子蔡京昔日的官职。

加授太师头衔,继续担任太宰,兼任礼部尚书,领门下侍郎。

李彦和梁师成同样也加了官衔,分别领了宁海军节度使和保宁军节度使。

事实上到了梁师成如今这样的地位,除非他像童贯一样,领军收复失地,否则封郡王爵位是不可能的。

“官家,秦烈在平定两淮、两浙的叛乱之中,是立下大功的。”

王黼善于琢磨赵佶心思,所以往往奉迎之语,都能恰到好处。

“如今他因为平乱受伤,需要休养,官家理应进行封赏,准许他荣归故里,等养好伤再征用。”

“蔡太师,你以为如何?”赵佶其实内心已经赞同王黼之论,秦烈在两淮、两浙一年多,平定数十个州县的叛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蔡攸同样也是一个人精,哪里会不明白皇帝的心意。

当下他遂躬身道:“王太宰所言甚是,臣没有异议。”

“不过,现在金使旧事重提,希望官家能够处置秦烈,昔日破坏侮辱金国使者一事。”

“但秦烈作为有功之臣,自是不宜处置。但他现在因为伤势沉重,主动请辞,官家正好借此机会,同意秦烈辞官的请求。”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复金国使者,就说已经贬谪秦烈,逐出京师,如此那金国使者,也就断然不会再纠缠此事。”

“官家,蔡太师老成谋国啊,这样既成全了秦烈的心愿,又安抚了金国使者,咱家附议。”

梁师成隐隐一笑,连声附和道。

“臣附议。”李彦略微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很明显无论是王黼,还是蔡攸对秦烈都没有什么好感。

这次秦烈主动请辞官职,不管是真辞还是假辞,在王黼和蔡攸看来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最终都会把秦烈辞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一品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