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在松江设立朝廷财政结算分中心!(2/3)
,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咱们的这些想法,能够影响到南通往后的发展。”
“事在人为、知州大人的良苦用心,定能为南通今后的发展造福。”
能在即将离任时,还惦记着所在地方未来经济的发展,周常宁可以说是尽心尽职了。这应该是一位负责任的官员所要具备的优秀素质。
松江府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现下来说,虽然人口规模上还没超过南京和苏州,但对朝廷的财税贡献上已早都盖过了这两个地方。而从经济活力、还有产业构成来说,南京和苏州更是无法与其相比。不管是南京城还是苏州城,目前的产业还都是在吃以前的老本,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型制造业,基本上还没发展。
人家松江的新型制造业,基本上涉及了目前大明的所有新型产业。北京能造的东西,松江这边大多数也能造,什么自行车、蒸汽机、纺织设备、一些日用品、钟表等等都能造。甚至像纺织设备、还有钟表制造,做的比北京都要好。这几年,宫产系统又投巨资,在松江建了江南造船厂,将蒸汽船只的研发和制造主要放在了这边。
既有制造业,又有海贸的便利,可以说是百业兴旺,这就是周常宁看好松江发展的原因。其实周常宁不知道的是朱由检和朝廷对于松江的发展建设,还有大动作。
朱由检已经提议,大明财政厅将在松江府设立一个结算中心。以后长江沿岸,以及长江以南的财政结算都将在松江府完成,不需要再通过北京来结算。原来的大明,其实也是南北分开结算,只不过地方在南京而已。现在就是将地方挪了一下。
大明太大了,以现在的交通和通信状况,全国的财政集中在北京结算有些力不从心,同时效率也被拉低了不少。松江既沿着长江,又靠海。无论是四川、湖南、湖北、徽庆、江浙以及江西,还是福建、两广,甚至云贵,都可以通过水运覆盖到,是设立结算分中心的理想之所。
本来武昌也是考虑要设立一个分结算中心的,但考虑再三,朱由检决定暂时先不设了。从武昌到北京,尽管是修了铁路,但这条铁路未来一段时间都是单线运行,与水运相比运力终归有限。将结算中心设在武昌,会加重这条铁路的负担。
所谓的财政结算,可不光是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