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六十章 复盘黑猫(2/3)
言,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和代表作。
而且它还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应该受到国内外学界关注,完全具备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但是需要揭开面纱,正本清源,把来龙去脉讲清楚,让世人不但要系统性地了解这个故事,还要了解这个故事背后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如《阿诗玛》的两个大流派,一个叫做毕摩调,一个叫做民间调。
毕摩调均是由毕摩传唱的,多用于祭祀、婚嫁、丧葬等仪式场合。
而民间调则是一般民众传唱的,多见于劳动、生活等场合。
毕摩调比较“正统”,叙事比较宏大完整,故事逻辑精严齐整,曲调也比较庄重中庸,颇有点“哀而不伤”的味道。
而民间调则充满了生活的细节,比如会多出小时候的阿诗玛、打水的阿诗玛、织布的阿诗玛这样的刻画。
曲调方面往往走极端,高兴的时候极尽欢快愉悦,而伤感的时候有极尽哀婉悲伤。
此外还有诸多值得记录的内容,比如歌咏的时候以五言句传唱,其中使用了伏笔、夸张、讽刺等文学手法和谐音、顶针、拈连、比喻等文学技巧,唱调则有“喜调”、“老人调”、“悲调”、“哭调”、“骂调”等多种腔调,传唱场合可以是在婚嫁、祭祀、葬仪、劳动、生活等多种场合进行,既可以是史诗唱咏,又可以是片段歌曲表演。
如此丰富的内容,大多数的普通人是并不知道的,但是《阿诗玛》这个故事因为电影流传的十分的广泛,因此大家对于这个故事背后的内容,并不是没有兴趣。
当周至将这些和池薛荔讲过之后,池薛荔觉得这简直就是飞来的大奖,主要将这个《背后的故事》给讲好了,再拿个记录片大奖简直不要太轻松。
“我真是佩服你。”麦小苗挽住周至的胳膊:“五万字的本子,你一天就给池姐姐写好了。换成我一年我也做不到。”
周至刮了一下麦小苗的鼻子:“可不要这么说,就和你一样,要我写上千行程序还能一次性编译通过,我也做不到啊,就连眼高于顶的三小只对你这本事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