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五百六十四章 啼笑皆非的历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两千五百六十四章 啼笑皆非的历史(2/3)

一些山间盆地,相反小凉山的山脉反而很陡峭。

但是小凉山其实更靠近汉族聚居区,因此存在汉化的现象,民族习惯,服装等保留得不如大凉山。

“这字是不是也受了汉人的影响?”周至对骨简的书法和他见过的手写经文不一样有点想法了。

“可能吧。”老赤日点头:“还有这是用针刻的,和笔写的本来就不一样。”

“不过这字是真好看……”

“咦?肘子,赤日爷爷,你们怎么还在这里看这个?”

麦小苗再次从门口走了进来,她和吉列阿紫早就逛完了不大的博物馆,跑到外面去玩了半天重新跑了进来找人。

“你们干嘛去了?”周至问道。

“我和阿紫喂松鼠去了。外面有松鼠,它们喜欢吃仙贝。”麦小苗满脸的欢快。

“哎哟,我们该回去了。”周至看了看时间:“博物馆算是白来了,在门口就看了这么久。”

“也不是白来。”老赤日说道:“能够看到依伙世家早期的东西,值了,赶紧回去吧,这里下次再来。”

“嗯,肯定有机会的。”周至点头:“毕摩洞的东西将来肯定有很多会转移到这里来,到时候州里少不得要请教您老。”

“把这个大简拍下来,我回去研究一下。”老赤日说道:“这个明显是大凉山的了。”

临走之前两人还来到了博物馆边上的书店,选购了一些著作,不过老赤日选择的都是彝文的,周至选择的都是汉文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就是《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

凉山彝族社会性质研究曾经是建国初期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也是一次重大的学术活动,面涉及很广,影响也很深,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书里边还记录过许多有趣,或者说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比如从明代开始,这里的腹心地区就与世隔绝,奴隶主经常组织手下抢夺掳掠行人的钱财,同时也把人也作为财物来抢。当时的凉山叫做“巴布凉山”,这个问题就叫“夷务问题”。

这种抢人的习惯,也是奴隶社会才有特殊特征,也是“夷务问题”的实质。

明清王朝都采取围堵的办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之乘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