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开始」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宣抚使的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宣抚使的诗(2/8)

东半岛路途遥远,不依靠水路,从济南府到海边,走路都要十来天,哪怕我们从南方通过船队水师购买到粮食,大量粮食运输是个大问题。所以朱皇后大胆决策,年后到达济南府的难民,都统一安置到了京东东路去了!”

“李宣抚使,你怎么没有把这些难民编撰成军?”

“兵部贵多,贵精。我和关,种两位将军也留着人在济南府难民中遴选精壮入伍,和朱皇后一起商量的策略是第一步,补充宋江之乱荒芜地区的人口损失,第二步是满足三司各地开发媒铁,石墨,石灰,硫磺,铜等各类矿场以及造船伐木场所需人口,第三步是满足三司官办工坊,民间私办工坊所需人口,如今前三步已经富裕,第四步就是朝着海岸线附近迁徙。这些工匠到了济南府,愿意南下投亲靠友的都放行,其余的安置到宁海州和登州!”

此番靖康武三军消化原来三路的厢军,部分土匪,已经稀释很严重了,尤其是种彦鸿军,一路都在边走边训。

之所以抽调所有厢军,更多是想给未来改革各府州县的官衙吏员结构创造条件。

在周宁提出的改革内容中,负责司法衙役的专业化,是一项重要内容。

不能拿着厢军当万金油。

李敬,关胜都知道,山东不是兵员和武器的问题,缺的是时间。

征发的新兵太多,连长途行军都有问题,只有经过训练,然后补充到老兵之中,才能最大可能的维持战力。

“李宣抚使,予只问你,你和朱琏对解决明年山东粮荒,可有确实把握?”

“问题不大,如果明年不出现眼中的天灾,济南府不太可能出现粮荒!”

此番回到济南府,只要金狗不打来,李敬就不想管战事了。

至于这批工匠,说是愿意走的放行,可是身上的钱都被金狗受刮光了,李敬又不是善人,没有赞助你盘缠的义务。

他要全部带去登州和宁海州。

改进工具,编织麻绳,试验用蒸汽机驱动渔船打渔。

要知道,这时候的渔船都是小舢板,只能海岸边昨夜,远一些的鱼群只能望着。

打渔不够吃,买不到粮食,李敬不会抢啊。

这么多军队,养着干嘛的。

“那予就不管这些政务军务了,最后一个问题,太上皇这些妃嫔,宫女如何安置?这么多皇族公侯的家眷,山东能不能给他们补贴一些生计。”

这些人家财在汴梁就被搜光了,哪怕个人私藏一点,路上也没逃过金兵的魔爪。

到了山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靖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