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制定计划(二合一)(2/7)
这幅模样,心中大呼来活了,这种人就得关进诏狱里,才能学会闭嘴。
可崇祯把拳头硬生生的挥舞了一下,止住了怒气,命令跪着的黄道周站起来,退回到大臣的行列当中去。
杨嗣昌入阁的事就如此定下来了,会后崇祯下令黄道周连将六级外调。
弹劾杨嗣昌议和的何楷以及其他非议“夺情”的官员,全部降职处分。
黄道周不仅没有达成目的,反倒牵连了一大批与他交好的臣子。
亲眼目睹这一会议的诸多臣子,明白了杨嗣昌在崇祯心里的地位,以及如此倚重杨嗣昌,再也不敢从中作梗。
什么为了大明的脸面,现在还不是选择了从心?
但是崇祯也始终没有对议和表示明确的态度。
方一藻、高起潜等人也不敢“细酌”,明清之间的议和尝试,以明廷内部的鸡飞狗跳给缴获黄了。
本来双方联合对于贺今朝是有一定威胁的。
但是这群为了大明脸面的官员们,根本就没机会收取贺今朝的好处费,就主动把他把事情给办了。
当然了在他们主观上不想帮助锤匪,可偏偏在客观事实上做到了,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历史有些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发生了什么毫不相关的事,就改变了走向。
朝廷没有给准话,但是作为铁血大明的鹰派卢象升面对皇太极的致书要求“将和开市”,被卢象升予以拒绝。
尽管皇太极扬言议和不成,他夏秋必有举动,绝非戏言,往尔等周知。
可卢象升强调“他夷可抚,东虏断断不宜轻抚”(明朝把对清讲和称为“抚”),并对皇太极严阵以待。
以防止他是假意放出风声要去弄蒙古人,真正意图是入侵大明。
可事情不凑巧,卢象升他爹来探望卢象升后返乡途中去世。
当卢象升得知父丧,痛不欲生,连上七疏,请求丁忧守制。
崇祯批准,以原任宣府巡抚陈新甲为新任宣大总督,令卢象升穿着丧服,等待交接。
崇祯进其衔为兵部尚书,仍然负责防秋重任。
同时潜伏在大明境内的谍子也开始发力。
皇太极总算得知道贺今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