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1300新生意(2/6)
意的商会,才会往当地关税司那边缴税,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海外贸易来说,他们缴的那点税其实也不多。
不过,魏广德还是打定主意。
既然张居正已经开始对田赋动手,准备收入赋税,那他这些日子也研究下盐法,看能不能重振大明的盐税收入。
回到后宅,徐江兰还没有睡下,她还在等魏广德回来,想知道前面到底聊了些什么。
也不是不能说的秘密,魏广德就把三位国公爷跑来是想在商会里参一股的事儿说了。
“他们背后代表的是京城的大部分勋贵,若是不答应他们入股,还不知道下面会怎么刁难我们的商队。”
徐江兰知道那些商会的赚钱能力,知道他们向参股,自然不是很愿意。
魏广德不能说出他考虑的重点不是赚钱,而是要引诱勋贵把目光从土地转向工坊,或者说工业生产上,所以只能比较含糊的回答。
别看这时代大家都眼睛盯着土地,后世还有多少人拥有土地的?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那都是被大资本家,大地主占有的,百姓手里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少土地,国内除外。
那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最起码,农村的土地还是农民所有,虽然加上一个集体,但总归还是归农民。
绝大部分人是没有土地的,也是因为失去了土地,成为自由民,他们才能进城,进入工坊里做工,成为最早的工人。
所以,土地兼并说到底虽然影响社会稳定,但是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途径。
让他们兼并土地,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把失地百姓引导进工坊做工,解决他们的生计,社会还是会稳定下来,不会因此发生大动荡。
这也是魏广德从未想过限制土地兼并的原因,只要工业起来了,消化掉这部分人口,说不定大明还能领先西方进入工业革命。
到那时候,哪里还用担心百年后中国的国门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
别觉得都是泥腿子,会不会学不会操作机器,这年头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那些设备其实都很简单,只要教会工人怎么用就好了。
说起来,东西方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啥都不会的文盲,大家其实都是一个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