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1406金银岛(1/6)
光采胡同,从前称棺材胡同,因其名不雅而改为今名,而这里的前王恭厂、后王恭厂胡同,便是明代王恭厂。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隅,原属于工部火药局,后被划归兵仗局,成为皇家的兵工厂,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
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不把它布置在城外。
毕竟是个机要之地,万不得有失。
但又怕它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这在当时,大概是皇家和朝廷认为的安全距离。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大约可以和北京城的设置等同,即明永乐十八年,初隶属于工部,后来兵仗局向厂内派出监厂太监一人,另有工匠三十余人,还有一些临时招募来的帮工。
魏广德倒没有马上说起这里,而是把其他事物安排妥当后,才给谭纶、江治打眼色,等其他人都告辞离开后,魏广德才详细问起王恭厂的情况。
虽然已经不归工部管辖,但厂里的工匠,其实都是录在工部名录里的,所以对王恭厂的情况,工部了解还是有些的。
听到魏广德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江治回忆片刻才说道:“王恭厂已经划归内廷,不过据我所知,现在王恭厂日产火药约二千斤,储备火药就不清楚了,这要看兵部请奏提走多少。
但是,估摸着那里怎么也有二三十万斤才是,或许还有更多。
只是,这得问内廷才知道。
毕竟缅甸战事是从南京调拨的火药,而北方近些年火药消耗也减少了。”
说完,江治看着魏广德,有些狐疑的问道:“善贷,你问这个做什么?”
想到刚才谭纶所说的话,江治以为猜到原因又笑道:“若是担心火药不足,只需知会一声,王恭厂现在的产量并没有足额生产。
据我所知,年中工部还为那里采购大批硝磺等材料,记得王恭厂最大产量应该在日产六七千斤的样子。
所以只要需要,就能大量生产。
每年,工部都要为他们采购大量材料备用。”
“火药不必忧虑,据我所知,兵部库房就还有未发出的火药十余万斤,这批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