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青团(五)(4/5)
二叔兴奋得脸都红了,摸着银子一个劲地傻笑。
何奶奶只点了银子的数目,铜钱没劲儿数,她小心翼翼地称量了好几遍银子,眉眼开笑地跟大伙说:“今日我们收了五十一两银子!”
其中三十两来自大理寺追订的一千枚青团,十两是明日青团的订金,剩下的杂七杂八的是别的官府给的订金,如果再加上大理寺先前给的六十两,他们这几天靠着青团足足挣了近百两!
即便鼎盛时期的何记酒楼,恐怕也不会比这几天的何记铺子更赚钱。
何奶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下个月的欠债就这样不可思议的还上了。
想想当初全家人累死累活工作,每月积攒下来的银钱不足二两,那样清贫的日子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
何父心头跟喝了蜜汁似的,今天汴京各大衙门的差役争着跟何记下青团单子,那阵势差点没把他吓住。
这些平日老百姓挖空心思都沾不上的官爷,居然好他们何记这一口吃的,怎么能不让人骄傲?
何父喜滋滋地说,“爹,咱们收拾一下,去升祠堂。今日铺子太忙,去晚了老祖宗该要不高兴了……”
何二叔早就准备好了祭祀用的一应物件,香烛、长明灯、精致的寿纸寿衣连并纸糊的五进大院……林林总总地买了一堆,他还阔气地请了一支吹吹打打的队伍、花钱找儒生写了一篇祭文。
简陋的祠堂只有一排灵位,灵位前却摆满了烧鸡、烧鹅、烧鸭,糕点、青团、饺子、果盘等等各色可口的食物。
往年囊中羞涩的何家人只能买点纸钱聊表心意,这些锦上添花的烧钱玩意儿是想都不敢想。今年何家挣了钱,颇有些“衣锦还乡”告祭祖先的意思。
何家人虔诚地跪在灵位前,磕头。何翁翁拿出家谱,取来笔墨纸砚,润笔仔细地写下:“何氏尊先祖宏仁雅善,第六十一代家主何明于元宣八年,将家主之位传予六十三代长房次女何珍馐。”
何翁翁开始写起何珍馐的小传,“珍馐,性聪颖勤勉,幼时能口吐华章,少有奇才。待稍长,梦中得何氏先祖指点,于州桥街开何记铺子,往来客旅络绎不绝,年二八继承祖业……”
何家人恭敬地向灵位磕着头,认真地聆听何翁翁传授家业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