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更好的条件(3/6)
比摩托车高。
不过陈耕不得不给两人的脑袋上泼上一盆冷水:“虽然我们的这个350的摩托车发动机比菲亚特126p上的那台594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更大,可说实话,这台350发动机的耐用性并不如那台594的发动机。”
摩托车的耐用性不如汽车发动机吗?
当然。
孙寿彭和程兴明是真真正正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摩托车用汽油机和汽车用汽油机的区别?
最简单的一点,两者对使用强度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哪怕是以西方国家现在的技术标准,汽车发动机最少都是按照100万公里以上的寿命设计的,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如果一台发动机严格按照厂商给出的保养规程进行保养、更换零部件,同时使用强度中等,一台发动机使用里程超过200万公里也是很正常的事,哪怕是华夏,对汽车发动机的要求也是“使用寿命10万公里,大修期不得低于2万公里”。
但摩托车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就与汽车用汽油发动机截然不一样了,作为一种小型的、高度集成化轻量化的、高转速的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本身就是以牺牲发动机的寿命来换取性能方面的表现的,而对小型化的要求则加剧了这种牺牲:按照当前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一台摩托车用发动机的通常设计寿命只有10万公里——否则一台排气量350的双缸发动机,凭什么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扭矩都比一台594的双缸汽油机还要大?在获得了性能上突出表现的同时,必然会牺牲一些东西。
但知道归知道,既然已经决定尽力争取这个项目,程兴明和孙寿彭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孙寿彭说道:“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陈先生,你们的这台350的摩托车发动机,设计寿命不是10万公里吗?”
“对啊。”
“这就够了。”
“10万公里的寿命就够了?!”陈耕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肯定够了啊,”孙寿彭说道:“上海sh760轿车的发动机的设计寿命也才10万公里而已,212吉普的发动机的设计寿命更低,只有8万公里,你们这个发动机能有1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一点没问题,完全符合国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