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4/6)
闹成这样。已经定了的案子不能轻易不能翻案,只这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多走一大堆弯路。
现在这样多好,那么多条人命不就救回来了嘛。
嗨呀,他可真是个小天才,这事儿没他帮忙不行。
小天才嘚瑟的不行,还没来得及多炫耀几句,人就被倒霉五哥给提溜进屋好好学习。四书五经那么多在后面等着,秃头的日子多着呢。
惊心动魄的一天结束的悄无声息,大臣们各自回家,阿哥们也结束了一天的课程。
隆禧和常宁兴冲冲的等着他们家二哥回来,虽然前朝的事情和他们关系不大,但是这次好歹有他们参与,结果怎么样还是得问问的。
福全拿两个弟弟没办法,正好这件事情也得去和他们家玛嬷说一声,便先带他们去慈宁宫请安,然后再把索尼鳌拜等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告诉他们。
钦天监那些官员的死罪可以赦免,但是汤若望的监正之位不能留。几位辅政大臣看传教士不顺眼不光因为他们曾经被先帝看重,还有其他原因。
汤若望等传教士的确有本事,不管在天文历法方面还是在制造大炮方面都称得上是人才。那红夷大炮的威力他们清楚的很,当年崇祯皇帝负隅顽抗用的就是汤若望等人造出来的炮,不少满洲勇士都牺牲在那些大炮的炮弹之下。
时过境迁,江山易主,客居他乡的西洋人也见风使舵投靠了他们。这不算什么,毕竟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对西洋人来说都是异族,那些西洋人甚至分不清满人汉人的区别。只要真的有才,让他们当官也不是什么事儿。
大清入关之后修订历法颁行天下是很重要的事情,对每一个朝代来说,推翻旧朝的同时都要颁行新的历法来代替前朝的旧历,如此才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认同他们是新朝的人。
最先任用汤若望等人的不是他们家汗阿玛顺治皇帝,而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当年大军进入北京城的时候,朝廷下令城内所有百姓搬到城外居住,汤若望上书请求庇护,他建的教堂、珍藏的典籍、还有那部和前朝钦天监官员一起修订的《崇祯历书》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懂得推算历法的人地位崇高,汤若望也因此备受礼遇。他们家汗阿玛生前和汤若望关系极好,经常召他进宫讲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