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134 章(3/7)
举考试三年一轮,每轮都能选出许多德才兼备的人,朝廷现在愿意招揽他们只是为了安天下读书人的心,但是绝对不是缺了他们就没法运转。
那些世家大族显然也清楚形势,所以曹玺这些年才能在江南稳住脚跟。
这次要不是朝廷要改税制,曹寅可能一直都不知道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他小时候一直跟着亲爹,娘亲去给皇子当乳母去了,母子俩聚少离多,不亲近很正常。后来一家三口在南京团聚,没多长时间他娘又给他生了个弟弟,偏疼幼子是人之常情,他已经是个大孩子,自然不可能和弟弟争夺父母的宠爱。
再说了,他们母子俩虽然不亲近,但也从来没有红过脸,寻常孩子该有的他都有,他爹担任江宁织造,谁来都得给他爹三分薄面,他自己也是江南一带有名的神童,也不会和小豆丁弟弟置气。
怎么来了趟京城再回家,娘亲就不是他的亲娘了呢?
康熙倒了杯水递给曹寅,头都没转继续说,“那些商贾觉得新的税制太吃亏,到处找门路不愿意交钱,但是鳌拜和苏克萨哈带兵在外面守着,整个江南没人敢为了几个钱坏了自家前程,那些商人一气之下,就把顾家和曹家的事情全抖搂出来了。”
曹寅接过茶杯一饮而尽,忘了现在在什么地方,放下杯子继续委屈,“我说我爹怎么猛不丁的给我定了顾家的姑娘,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那些世家大族多清高啊,怎么可能看得起他们这些给上三旗当包衣的汉人。
包衣包衣,其实就是家奴,皇帝的家奴也是家奴,官当的再高也要被人瞧不起。
他从小跟着他爹出去交际,多的是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面上笑脸逢迎,转身就唾弃他们是皇帝的爪牙,那些人以为他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清楚的很。
之前他爹和他说定了顾氏的姑娘,他还觉得是他长的好名声也好,顾家的长辈看他优秀,所以才愿意让女儿嫁到他们家。
全是假的。
根本就不是看他优秀。
他爹已经和顾氏达成共识,就算他是个只会斗鸡遛狗的纨绔,这门亲事也能成,所以他那么努力念书习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刚刚止住哭声的小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