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农村老实人(3/4)
几里地也在所不辞。如果这一季收成不好,也会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明年如何安排才能弥补今年的损失,以便补上小孩的学费。总之老实人内心中怀有种种希望和信念,并且愿意付出数十倍的努力来达成目标,虽然大多数时候并未实现。这种内心强烈的火焰能够传导到家族的每一个人,犹如一粒种子,早早播种,多年以后发芽成长。
老实人有自己的积极信仰和认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只要是人,都会要经历艰难困苦,甚至饱经磨难与痛苦。究其原因,当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相悖离时,苦难便随形而至,于是产生了精神和肉体的痛苦。苦是人生的底色,全然没有痛苦的人生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对于乡村老实人而言,苦难就是一部丰富的人生阅历,除此之外,苦难能让老实人经受淬炼,获得另外一种财富。
“老实人”能吃苦。然而相当一部分老实人能吃干苦力的苦,能加班,能负重,能坚持,然而这只是表面,这种苦难只能把人生随着年轮日复一日向前推近,并不能推动人生获得根本的改变,再多的量多也无法质变。并且随着与天性适应,也逐渐适应。超越的老实人为了突破人生,并不怕吃苦,他们能够吃读书学习最寂寞的苦,深入思考耗费脑力的苦,自律约束追求理想的苦,甚至低头装怂失去某种尊严的苦,这种苦难经历和顽强克服才造就了人生的改变,才会引起社会成员的社会分流。面对苦难,老实人能熬善忍,敢闯敢干,终有所成。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说:“心胸是被委屈和痛苦撑大的,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赢得尊重。”
弗洛伊德说:“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大多数人生是快乐和苦难的综合体。前半生机遇好,会导致人生缺乏能力的历练,后半生就要苦难;前半生苦难,历经沧桑与智力的交融,必然导致后半生能力超群。这样的人构成无数的婚姻,其能力,阅历,经验,认识都各不相同,又构成婚姻的历练。事实上,“老实人”不仅要承受体力之苦,更要承受精神之苦闷。能忍善变,这种苦闷如同雨后彩虹,终能云开雾散;如果仅仅承受并应对,那只能疲于应付于大局无补,故老实人群体也出现分流。既然如此,面对如此境遇,退无可退,不如奋起一搏,还有可能改变人生的轨道,开启新的人生。
我作为农民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