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的秘密」

第四章:桃林村神秘的桃林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章:桃林村神秘的桃林寺(2/5)

地人接触,随着时间推移,有些胡人与当地人通婚,在这里生儿育女。。

山坳里的秘密也随之揭开盖子,原来这些人是来自遥远的撒马尔罕的昭武九国。

他们沿着前人开拓的黑貂之路,前往黑水靺鞨收购当地特产银貂皮倒卖到极东的佛林国和极北的罗斯国。

路途虽然艰苦,但是获利非常丰厚。

在与黑水靺鞨贸易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的忽汗水(牡丹江)有一条很丰富的金脉,这在重商重利,唯以贸易为生的粟特人不啻于是天上掉馅饼。

勘探的结果是在靠近太平岭一带的忽汗水流域的黄金产量最大,而且这个地方的人,还没有掌握淘金技术,所以萨宝就命令康国和石国,曹国各留下二十口在当地淘金,养猪,开设武器制作工坊,待大队回来之后,再一同出发到营州,那里是大唐境内所有粟特人的大本营。

粟特人在太平岭期间,想把家乡的桃子移种到当地,可惜的是桃子喜欢温暖的气候和砂土,而忽汗水两岸的土地是油黑土,撒马尔罕的金桃在大荒之北的移植失败了,但是喜好琢磨的粟特人盯上了当地的山核桃。

当地土生的山核桃,壳厚,肉少,油性差,平时人家都是用来喂猪。

山核桃经过粟特人的巧手改良,原来不值一文的土核桃,一下子就在率宾府,黑水靺鞨贵人家里的待客上品,普通百姓也摆脱了单一的猪油,改良的山核桃出油率奇高,不光可以作为食用油,也可以在青黄不接时用来饱腹。

家里一片核桃林,就是一座小油坊,世世代代的山民们除了养猪,采集山野土特产之外,又多了条致富的门道-卖核桃油。

几十年前来的粟特人和他们的后代被当地人厚待,在他们修建拜火的大庙时,当地民众也积极出工出力,建成后的拜火庙也成为渤海国极北之地粟特人的精神家园,甚至远在营州的粟特也都过来朝拜纳供奉。

渤海本地人的信仰在上层是以佛教为主,但是在广袤的渤海大地上,底层的民众还是信仰万物有灵,他们对大自然所有的生灵,包括桦树,松树,柞树都虔诚地敬拜,这种原始的萨满教,也被已经融入到当地的粟特人所结纳,在他们神圣的拜火庙的后院,也贴心地设置了供奉萨满五仙的神主牌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粟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