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桃林村神秘的桃林寺(3/5)
为感谢这些来自万里之外的粟特朋友,太平岭的人们,就把这个山坳改称为“桃林村”,这座混合了祆教和萨满崇拜的大庙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桃林寺”。
祆教与原始萨满教相混合的一座大庙。
桃林寺庙后是海拔1036米的三合顶子,茂密青翠的落叶松,红松和赤松如同皇位两侧的黄罗伞盖遮盖在桃林寺的上方。
每逢拜山的大日子,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纷纷前来抢占地盘,从山脚到山顶,密密匝匝都是提供吃食,特产,饮水的简陋布篷子,那些打把势买艺,耍猴,玩魔术则因地就简,摆开场子就开干。
桃林寺占地不大,内外两进,外墙上有一座神像,神像上半身为一个留着长胡子的庄严而智慧的男子,身体周围展开三重羽翼与尾巴,羽翼代表纯洁的思想、语言和行为
神像右手指天,意味着对崇高的不懈追求,左手的圆环则代表虔诚。
在身体中部还有大圆环,由太阳演变而来,象征永恒与不朽。
这就是光明之神-阿胡拉玛兹达。
进入庙门迎面是一个圆形水池,再往里走就可以进入大殿,殿门上是雕刻着骑在狮子上的娜娜女神像,娜娜女神是祆教的战争女神。
殿内引人注目的一盆熊熊燃烧的“圣火”,这盆火已经生生不熄了六十年。
在后殿则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后殿供奉的则是当地土人信奉的五仙-胡黄白柳灰。
看那胡仙尖嘴猴腮两个爪子做作揖状,小眼睛笑眯眯地盯着你,不过那双眼睛里可不见温暖,倒是森森寒意沁透心脾,黄仙一个爪子捋着胡须似笑非笑,一个爪子做拈花状,白仙挺着白肚皮两爪肃立,眼睛朝天,仿佛万事不关己,那柳仙可不是吐着芯子吓唬人,而是一个妖态冶丽,杏眼魅人的美妲己,当然排在最后就是那位或者生活于厕间,或者享乐于谷仓的灰老鼠,不过爪子里倒是一捧卢城之稻。
显然这个隐藏在后殿的众仙家更是符合当地人的口味,供桌上摆满了五谷供奉。
香火旺盛时的桃林寺,从南至北的驿道上,常年都是络绎不绝的朝拜人群,其中有富人,有渤海国的贵人,各部头领还有来自营州甚至还有来自大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