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番外·日常(1/5)
皇太极坐在桌案后面,微微蹙眉,
“我大清入关已三月有余,军队虽然推进顺利,然而民间似乎仍有些反抗的声音,百姓广众,人心难求,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都城已由盛京挪至北京,乾清宫已修缮完毕,盛京汗宫也已移入紫禁城中。
海兰珠正位中宫,居坤宁宫,平安虽然年岁已长,但仍然在两人刻意的忽略下在宫中分得了一处宫殿,仍居宫中。
原该是已经到了出宫建府的年岁,但谁都能看出来皇上与皇后舍不得太子,绝口不提此事,内务府最会察言观色,于是修缮出距离坤宁宫最近的一处宫殿,当作太子寝宫。
平安仍旧和往常一样,在书房里旁听议政。
商贸司不比其他官署,带上文书就能搬家,商道与港口的位置不变,商贸司的位置也不便轻动,如今还在盛京。
这几个月来的所有消息都靠着几位侍中轮流进京汇报,京师也已经在兴建新的官署了,平安说清闲也不清闲,但总之是能待在书房里的时间更多了。
圣上虽问,但有太子在,诸位大臣觉得不必开口,一群人齐刷刷的转头看向平安。
怎么回事?
课堂上被提问的感觉怎么回来了,他翘首以盼看热闹的同学们可没有这么大的年岁啊。
平安:“……”
平安:“儿臣有一点拙见。”
改朝换代所谓之百姓民心向背,总归躲不过土地和赋税。
土地才是农民之本,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清朝入关后又大肆圈地,这两种行为无疑都在侵犯着最广大农民的利益。
“若要民心所向,不如以利益诱之,农民最看重的便是属于自己的土地,想要收拢民心,不如从分地下手。”
平安指着京师附近的地图,
“这头一项便是要先限制贵族圈地,镇压起义,打击李自成军,八旗军队功不可没,但肆意圈地之风必须禁止。”
今日来书房议政的多是朝中实臣,高位虚待的皇族亲贵并不在场,但即便他们在,平安也会这样说。
“百姓没有土地,或土地所出并不能温饱,则起义屡镇不止,国无一日安宁,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