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入学(1/5)
陈秀才夫妻二人怕不是第一次这般作态,一人唱黑脸一人唱白脸。
见宋清面色不变喜怒,拿不准这是什么个意思。该不会是嫌贵?这一下拿得出三条腊肉,说不得背篓里还有别的什么,看起来像是殷实人家。
“老夫是爱才之人,”陈秀才一手顺顺八字胡,慢条斯理地说道,“若那小哥儿一心向学,束脩晚一月给亦无不可。”
这是既想要钱又想要名声了。那曾、杨两个老掉书袋素来爱扬己露才,面上不耻与他相交,私底下不知道如何眼红他!
“不劳烦先生了,”宋清正色,“我家小哥儿是要进修礼义廉耻的,可不敢学成个沽名钓誉、视财如命的俗人。”
言罢转身就走,丝毫不管身后跳脚的陈秀才。
这话说到陈秀才痛脚了,那两个老不死就曾作文骂他爱虚名好财帛,奈何两人学问皆在他之上,他只能咽了这口恶气。
这黄口小儿不过是个庄稼汉,他还能忍气吞声不成?
这整个泞阳县只有三位廪生,童生考试可都得找廪生作保。那两个掉书袋规矩大的很,他就不信除了他还有谁会给一个小哥儿作保!
越想越觉得这庄稼汉不识抬举,当即拜访交好的几位秀才,将事情添油加醋一番,怂恿众人不要收这小哥儿。
几人当面皆义愤填膺,表明自己与之同一立场,绝不会收一个小哥儿做学生;回头想的却是若有几辆银子做束脩,倒是可以教他两三分学问。
一众穷酸秀才心里如何想的,宋清全然不知,他刚从曾秀才家里出来。
曾秀才倒是没有做两面功夫,一听束脩是替小哥儿送的,当即委婉表示家里地方太小,学生已经收满了。
这般说辞倒也可以理解,年岁小的几个学生倒是没什么,可十四五岁的学生已然晓事了,有几人正准备今科下场,可不能乱了心神。
还剩下一个杨秀才。听人说杨秀才脾气古怪得很,收学生全看眼缘,要是不合他胃口了,知县老爷家的公子也照拒不误。
杨秀才家是一个独立小院,院门前有一棵柳树,附近住的多是贫苦人家。
宋清到了之后先向过往的行人询问,确定是这户人家才上前敲门。
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