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做菜农(种田)」

第159章 第159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59章 第159章(3/4)

一般,做面食的功夫却是了得。经了她手一擀,再出来就是一个个圆圆的皮子,对这一点,丁宁自愧弗如,每每她擀皮,不是成了椭圆形,就是成了多边形,就是没个圆形。所以自打进门,这擀面的活计都是廖氏来做。

今日自然也不例外,廖氏擀皮,丁宁包烧麦,素姐跟着学。她是会包饺子的,可烧麦又和饺子不同,无需封口,却也更麻烦一点。手劲松了,包出来的烧麦上锅一蒸,出来就全都趴下了。手劲太紧,出来的就是包子,里头的馅料半点也瞧不见。

讲究些的,放上馅料,用手指沿着皮子边挨着捏出褶子来;若是没那个耐心的,也可以放好馅料后,顺势用手兜起来,然后虎口握紧,将馅料笼在皮子里。

包好的烧麦都给放到屉布上,因面皮不是发面的,只留出些许空隙即可。素姐洗过手,往锅里一望,回身又去了菜板旁,叮当切了一阵,然后端着一盘子胡萝卜块过来,往烧麦嘴儿上又添了胡萝卜块,美其名曰,这样好看,要不然看着黑乎乎的,实在不好看。

这倒是,包的时候自然是没想过好不好看的,只一囫囵个地包起来,至于露出来的是哪样菜,可没人顾得上。

说起来,烧麦这东西也是分地方的。丁宁前世吃过的烧麦都是放了糯米的。后来上了大学,才晓得这烧麦也有只放肉不放糯米的:不加糯米的烧麦,吃起来与饺子有些相似,少了粘糯的口感,汁水却丰富许多,菜蔬的味道也更强烈。

那酥鱼昨夜用调料淹了一夜,蒸烧麦的空当,另起小锅,捞出来下油锅炸制。这样做出来的酥鱼,入味不说,分外酥脆,一咬咔嚓咔嚓直响,连骨头带刺一口吃下去也不怕卡了喉咙,因那骨头和刺都炸酥了。

丁宁早起还炒了花椒盐,用擀面杖一起碾碎了,吃饭的时候,把椒盐放到碟子里,若有爱这花椒味的,可以蘸食。

“这鱼做得真好,正好下酒。”陈道士撸起袖子,伸手又夹了一条鱼。

“那过一阵子再炸些。”廖氏道,这儿虽也临着河,却没什么鱼,若想买鱼,还得往远处去,或是到镇上去。

吃过饭,几人又说起秋收的事。这时节是农家一年中最忙的日子了,收完了稻麦,就得收苞米,更别提有些人家还种了大豆、高粱什么的。周方海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在古代做菜农(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