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期末作业(1/2)
跟随节气,去过更好的生活
因着冬至临近,我重温了《24节气生活》这部纪录片,也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对24节气的认识和看法。
整部纪录片,分为12集,自立冬始,终于夏至,亦是对于古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智慧的赞扬与传承,一个人理解时间的方式,就是他理解世界的方式。影片初,先介绍了“立冬”这个节气,冬天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立冬酿酒,从一粒好米到一粒好酒,需要100天,春天开坛,成为新的序章。
既而冬至,阳光满窗一个小时,这是世界上最严苛的住宅阳光权标准,由中国制定。一个节气,通常为15日,有三个物候,冬至则取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因着此日阳气初生,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常达到最小值。在我老家徐州,这一天,照例是要喝羊汤吃饺子的。饺子,状似耳朵,当地亦有歌谣戏称,冬至不吃饺子,来年冻掉耳朵。
吃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正因为“民以食为天”的古语,人们才更加重视俗语里的“瑞雪兆丰年”。在“立冬”“冬至”两冬之间,刚好又隔着“小雪”与“大雪”两个节气。
“小雪气寒天将雪,虹藏不见”,人们常在此日访友,修葺生活与友谊。乐天曾于《问刘十九》中提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赶在大雪封山之前,旧友疾驰,跨越地理空间上的阻隔,会面畅饮。至于大雪,放下戒备,出门结交新朋友,道一句“我们懂得什么是寒,所以来这儿取暖”。
此后两寒,雁北乡,雀始巢,霜雪降,寒气达到最值,春阳萌动,日后渐而转暖。在雪乡,人们遵循着“小寒吃冻梨,一年少别离”的传统,以此越冬。至此,冬天终了,等待立春。
立春,一年伊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张灯结彩,迎春,报春,演春,戴春,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迎来新的开始。“春花头上戴,春色怡然来”,根据唐代《簪花仕女图》,可以印证这一点。只是,冬春之交,鲜花昂贵,人们往往以绒花相替。今日,淮左名都亦是因此精巧的非遗手艺名扬中外。
逢此佳节,人们历有吃荠菜春卷和萝卜丝油端的习俗,意为“咬春”。一年四季,食随时动。继而回暖,冰雪融化,雨水时至。农民相继播种,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