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三四二章 反击方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三四二章 反击方向(3/4)

同时,鼓励企业在待开发区投资兴业,发展制造业、农业等产业,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套,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华族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在文化传播方面,董良提出要以华族文化为核心,向藩属区和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传播。通过建立学校、图书馆、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推广华族的语言、文字、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让更多的人了解华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华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他相信,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华族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复兴号”缓缓驶向目的地,董良和苏达的讨论仍在继续。他们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构想,都如同星星之火,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点燃华族发展的燎原之势。

而南美洲即将爆发的大战,虽然此刻还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这场战争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影响着华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但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曲折,董良所描绘的华族蓝图,都将成为华族人民前进的指引,激励着他们为实现华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每一个设想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无数的人在为之努力。

在北境的东部,华族人的防线沿着剑河西侧部署。

向西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到处都是冒密的针叶林,那里有很多沙俄人经营上百年的据点。

这里没有什么正式的道路,因此要拿下

这里没有道路,大军无法行进,华族在这里的主要作战力量是驯鹿突击队。

这支突击队先前被一分为二,其中一支由卞国臣带领前方北美作战。

在英属加拿大行省的北部,驯鹿突击队屡立奇功,以极小的代价为华族开拓了大片的土地。

与东边的朋友不同的是,北境的驯鹿突击队这两年倒是没有什么动静,仿佛是沉寂下去一般。

对此,指挥官孙传忠心有不满,但是作为军人,上面的命令还是要遵守的。

但是现在不用了,沙俄人不甘寂寞,主动向华族的伊犁行省发动进攻,华族自然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怒海覆清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