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三四二章 反击方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一三四二章 反击方向(4/4)

没有必要维持停火的承诺。

伊犁行省现在固守海西城,以防御为主,等到天气暖和之后先对希瓦的沙俄军队展开反击。

同时,总参还制定了一个反击计划。

华族与沙俄之间的停火线从南到北,足足有四干多公里。漫长的停火线被分成了北中南三个部分。

北线沿着剑河,也就是后世的叶聂谢河延伸,将东边的中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保护在后方。

让华族能够有时间在这里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中线沿着西萨彦岭呈现东北西南走向,西侧是沙俄人的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和新西伯利亚等要塞。

沙俄人在这里经营日久,而且这里距离沙俄人在西西伯利亚的核心区不远,容易得到援助,因此华族虽然曾经占领过这里的要塞,但是最终都退了回来,因为华族人想要翻过气候严酷的萨彦岭向前线补给将非常困难。

在这个方向,华族不占据地利上的优势。

所以华族在短期内都不会从中线突破。

那么只能在北线动手了,北线靠近北极,气候恶劣,敌我双方的实力都不强。

但是华族这边却占据了一个优势,那就是人心。

华族对当地的雅库特人、因纽特人的政策要远远比沙俄人好。

沙俄人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将他们变成了打猎的农奴。

沙俄统治他们的时候,这些部族每年都要上交大量的皮毛,而那些部族自己却挣扎在生死线上,甚至有小部族因为储备的食物不足,在冬天的时候全部饿死。

而华族控制这些地方之后,将这些部族当做华族人对待,从后方运送物资进行补贴,用粮食和工具公平交换他们的皮毛。

对于那些加入到的突击队的战士,将他们的家人安排到后方生活,给妇女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不再有被冻死、饿死的危险。

在这样的模式下,突击队的人数迅速飙升,很多雅库特和因纽特男子加入驯鹿突击队。

他们接受了华族的训练,获得了更加先进的武器,为华族保卫北境。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出路,对华族来说节约了成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怒海覆清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