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学城和官不修衙(1/4)
两宋的皇宫是中国所有封建王朝里最小、最矮、最简陋的,不管是开封城内的北宋皇宫还是临安城里的南宋皇宫都是如此。
合算这两条叫做武学巷和南横街的地方就是开封的大学城,云集了宋朝几乎所有高等学府,而且是文武双全。武有武学、文有太学、国子监、辟雍、朝集院和算学。
简单算算就会得出结果,一份度牒能卖二百贯,可见在宋朝想出家也挺不容易的,算是高消费了。
“这些人不用交学费吧?”爱理解不理解,反正洪涛就这样了。
这次富姬学聪明了,根本不给洪涛插嘴提问题的机会,一口气就把附近的所有重要地点都说完了,也不管洪涛听得懂听不懂,策马就向国子监方向走去。
官不修衙这个潜规则只是限制了官员们大兴土木给朝廷和子民添麻烦,但并不是说房子都快塌了也不让修。只要情况属实,该修还是给拨款的。
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证,在宋朝想出家是需要朝廷批准的,而且还得花钱。
而宋代的士人阶层总体上讲都有崇高的治国安邦抱负,任何纷争都是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并不仅仅是贪图权利。
为啥会这样呢?富姬给出了标准答案,不是朝廷没钱修缮,而是官员们不想修。
可是富姬又说了,朝廷一般不会直接下拨钱粮给官员修整衙门,而是采用一种变通的方式,贩卖度牒和民间融资。
这个院子别的没有,就是地方大,不仅打羽毛球足够,踢足球也不嫌小。至于说那些破破烂烂的大殿根本不算事儿,它们只不过是门窗有所损坏,主体结构一点问题没有。看那些大柱子,一人都抱不过来,等有了闲钱好好收拾收拾,真不比开封府衙差。
最让洪涛吃惊的是,国子监居然是这些院校里最次的那个,不仅学生只有200,地方也最小,一座庙都占不全,还空出个后院,正好便宜了自己。
这一点洪涛也有佐证,就是他那位素不相识的挚友,苏轼。
“……”富姬可能没碰上过洪涛这样的人,也不能理解这种大白话驸马为何听不懂,所以不太相信。
“就是说入武学的都得是命官子弟对吧?”
国子监只面向官员子弟和官员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