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26章 大学城和官不修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6章 大学城和官不修衙(2/4)

推荐的学生招生,而太学则是贫贱都收,这样就给了出身不好但有志上进的贫寒子弟一条上升通道。

开封府还算比较不错的,各路、各州、各县的衙门更惨。在宋代官场上已经有了一个潜规则,就是官不修衙。

这位大诗人此时正在黄州任职,情况要多惨有多惨。不仅工资低、生活条件差,就连办公室都漏雨。

那他能把破漏的衙门修好吗?回答是可以。

当然了,他们的理想对不对、符合不符合实际情况、坚持下去的结果如何,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出发点是好的。

简单点说吧,大宋朝廷不鼓励政府衙门高大威武,也不愿意把税收浪费在这些政绩工程和政府面子上,这一点从宋朝的皇宫就能得到很准确的答案。

有了这样的治国理念和执政官员,政府衙门破烂一些就顺理成章了。不仅仅是开封城里如此,也不仅仅是做给首都居民和皇帝看的,全国各地基本一致。

一份度牒价格还不便宜呢,苏轼想和皇帝要一百份度牒去黄州售卖,筹集两万贯资金。然后再加上当地富户捐赠的二万贯,差不多能把州县的几个破衙门都修一修。

“吃住朝廷担负……这边是太学,原是太祖为南唐李煜所建,称为礼贤宅。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学生优秀者入,共80斋,每斋五间纳30人。教授周易、诗经、尚书、礼记、孝经、论语等九部儒家经典。前面是辟雍,各地学生经州县初选入辟雍,再经考试才可入太学。太学生分上舍、内舍,辟雍学生称外舍,多时有3800人。太学东侧乃朝集院……”

朝集院负责培训法律方面的人才,算学则以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三式和天文历法为教材,为朝廷培养会计和审计人才。

“就是这儿了,给皇宫都不换!”这趟路没白跑,一进大门洪涛就觉得刚才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

而且吧,仅就做学问而言,和贫富的关系真不是很大。往往越是穷孩子就越刻苦学习,因为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的出路,不玩命真不成。

“此处是武学,使臣子弟未参班、门荫、草泽的,经过弓马考试才能入学。额一百,习六韬、孙子、吴子、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