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学城和官不修衙(3/4)
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过了延津桥再向南一里多,富姬突然勒住了马缰,指着路右侧一座庙宇。
有这样理想的人就不会对政府衙门是否高大威严过于关注,办公条件简陋点无所谓,只要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把事情干好就满足了。
朝集院和算学不应该算单纯的高等院校,更像是后世的在职培训,它们两个的招生对象都是在职官员。
说到开封府衙,洪涛不知道是该好好夸一夸大宋朝啊,还是该好好损损这帮太过爱惜羽毛的士人。堂堂的大宋国首都政府机关,愣是陈旧不堪,连大门上的漆皮都爆裂了。
这不是脑子里进水了吗,难道大宋的官员们都不爱住新房子?真不是,这一路上也路过了几座朝廷大员的宅邸,个个都是高大宽敞、砖明瓦亮,可他们为什么不想修政府衙门呢?
他在给驸马的信中就抱怨过:“到任之日,见使宅楼庑,欹仄罅缝,但用小木横斜撑住,每过其下,栗然寒心,未尝敢安步徐行。每遇大风雨,不敢安寝正堂之上。”
这就得从大宋的政治制度和执政理念讲起了,但这两个话题聊起来太大,能写好几篇论文。
掰着手指头数数官员子弟多还是老百姓的孩子多,就知道国子监和太学的生员数量差别了。
即使富姬没给详细解释,洪涛也能知道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为啥干不过后来才建立的太学。原因只有一个,招生范围太窄!
原本洪涛还以为这是诗人多愁善感的本性,文人嘛,随着心情的变化,措辞用句难免极端,否则还叫啥文人呢。可现在他才知道,合算自己是误会老苏了,他不是在借景抒情呢,而是真的很惨!
富姬说的很多词洪涛还是不太懂,但他脸皮厚,不懂就问,根本不在意富姬和莲儿心里怎么想。反正自己也是个疯子,索性就疯下去吧,挺好,免得不懂装懂难受。
最牛逼的就是太学,它的所在地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宅邸,而且还不够,又把预科班办到了南边的一所院子里。辟雍就是太学的预科班,人员鼎盛,好几千学生。
谁敢把府衙修得漂漂亮亮,而当地民生没有府衙这么光鲜,马上就会遭到御史言官的群起而攻之,绝无例外。
其实洪涛大部分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