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116章 先知彼(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16章 先知彼(下)(3/4)

玉、琉璃多有之。青盐曾多次受禁,每次夏国使节来朝总是提及此物。”

说起这个话题沈括也很无奈,自打李元昊主政西夏之后,两国之间的马匹交易就被完全禁止了。谁都不是傻子,肯定不能让对方用自己的马匹来攻打自己。

而且采用冷锻的制作工艺有个大问题,和西夏剑一样,产量。在没有大型锻造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冷锻方式会非常耗费人力。甲胄和兵器如果没有数量规模,有和没有基本就差不多,对战争没什么帮助,也不用太过关注。

在洪涛看来这种剑就是用生铁反复锻造,再加上后期热处理得当,工艺上没什么太难的,但产量不会很大,仅手工锻造这个工序就限制了其规模。

宋朝政府干脆就拿青盐开刀,严禁进口,让西夏很是难受。后来西夏政府也学聪明了,你不是不让我通过正常渠道出口嘛,那干脆就玩走私吧。

宋人打仗还凑合,但做买卖的本事堪称一流。眼见在军事上无法获得利益,转而就在经济上出招了。

这时候只有两个地方出产战马,一个是后世内蒙与东北交界地区、一个就是西凉地区。而这两个地方都不在宋朝控制范围之内,急也没用。

“马匹呢?西夏可曾用马匹作为互榷货物?”对于宋朝政府的这种做法洪涛举双手双脚赞成,能用其它手段解决的争端最好就别动用战争,不是怂,而是成本不划算。

短时间内洪涛也无法弄到足够数量的种马,养马的区域更是渺茫。无奈,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武器的改良上来,准确的说就是弓弩。在这方面沈括应该更有经验,比自己一个人瞎琢磨要靠谱的多。

“西夏国内经济如何,两国互榷时多以何种商品交易?”对于西夏的军事力量洪涛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总体上讲情况不乐观。

“……”沈括闻言突然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侧,好像不愿意答应这个请求。

但和宋朝政府玩经济西夏人还真不是个儿,眼看边境走私青盐的数量越来越大,光靠抓了砍头也不是个事儿。因为青盐一入境,抓的、砍的大多是自己百姓,对敌国一点伤害都没有。

沈括确实做过功课,对西夏的内政外交军事都有所了解,谈起来一点不勉强,期间还谈到了宋朝对西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