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在防备什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在防备什么(5/6)

商的如何撑得下去?”

朱标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起身走到那几名商人桌前,拱手问道:“几位老板,听闻你们在商税上颇有不满,不知可否细说一二?”

几人见突然有人插话,正要呵斥,见他气度不凡,便谨慎地拱手回礼,其中一位中年商人试探地问道:“不知这位公子是……”

朱标微微一笑,沉声道:“在下朱标,特来调查商税之事,若几位有实情,还请如实相告。”

几位商人闻言,脸色大变,连忙站起身,神色惶恐:“殿下……小人失礼,不知殿下亲至!”

朱瀚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温和道:“无须紧张,本王与太子殿下来此,正是为商税之事,诸位只管如实相告,若朝廷真有不当之处,必会改正。”

商人们闻言,神色缓和,其中一人叹了口气,道:“殿下有所不知,近年来各地商税层层加码,尤其是京畿一带,关卡林立,每行一步,便需纳税。更别提一些乡镇地界,还要额外缴纳所谓的‘道路维护费’、‘巡检费’,这些银子加在一起,实在是吃不消啊!”

朱标眉头紧锁,目光深沉:“朝廷的律法并未有此项苛税,看来此事当有蹊跷。”

朱瀚轻叹一声,缓缓道:“既然如此,我们便要亲自走访各处关卡,看看其中是否有不合之处。”

商人们感激涕零,连连拱手:“殿下仁德,若能为咱们商贾谋一条生路,定是千古功德!”

离开茶馆,朱标沉声道:“皇叔,这些年来,父皇专注于农事,却忽略了商贾之困。若不加以整顿,恐怕日后百姓之困不止于田亩。”

朱瀚微微颔首,笑道:“你终于明白了,治国之道,需农商并举。单靠农税,固然能支撑国库,但若商贾凋敝,百姓何以安居?接下来,我们便去各地关卡,一一查访。”

天色微亮,晨曦透过薄雾,洒在昌平城外的官道上。

朱瀚与朱标换上朴素的商旅服饰,沿途行走在人群熙攘的驿道上。马蹄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嘎吱声、沿街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朱标牵着缰绳,眼神四下打量,低声对朱瀚说道:“皇叔,这昌平城外倒是热闹非常,商队来往不绝。可仔细看,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