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宣朝后续发展3(5/10)
仕途的人家发现孩子没科举天赋,也不逼着孩子苦读,反而转换思维,看看有没有发明天赋?再看看有没有出海当外交官的语言天赋?又或者干脆放孩子出去游学两年,积累人生阅历,说不定运气好,能找到擅长的事呢?()
没见出海扬名的,发明扬名的,喜欢到处坐船玩,画了江河海域图的人都扬名了?
渝跃鸢飞提醒您《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还有养出了会说十几种语言的鹦鹉老头,也声名远扬,财源滚滚。
就连原来那些诓骗人吃丹药的道士,都一个个发明出好多东西,给自己赎身,摇身一变成了天工学校的科研人呢!
在这样百花齐放,行行出状元,还少有歧视的情况下,百姓反而有种淡淡的松弛氛围——“也许人生就该如顾公一样潇洒享受?”
当然也不是没有天生的卷王,卷着卷着就卷到高官了,然后开始为理想、为百姓社稷而奋斗!
顾璋:多来点!
卷王越多他越悠哉!
卷王卷卷更快乐,助力他躺平他也快乐,双赢!
顾璋持续给明盛帝打血条。
明盛帝也逐渐体会到这种独特的快乐,开始给儿子们、臣子们写信、寄特产。
压力山大的皇子们:“……”
看着他们最崇拜的父皇,再看看手上处理不完的政务,还有接见不完的朝臣,一天下来,脑子都嗡嗡地疼。
当皇上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
当皇储之争只剩下最后一位皇子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也忍不住浮现同样的想法。
但是不给他反应时间,明盛帝直接退位给他,自己当太上皇了!
众人忍不住怀疑:到底是顾璋出的主意,还是明盛帝跟他待久了,染上了他的风格?
这注定是个未解之谜。
明盛帝晚年除了回京小住,大部分时间都和顾璋在外面,人愈发开朗,行事越发潇洒。
据说还和顾璋一起,留下了一封圣旨,其上盖了两人的私印和公印,封存于天工学校。
但这也只是野史传说,毕竟往后两三代皇帝都没找到这封圣旨。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