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江东开始」

第186章 今日因明日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6章 今日因明日果(1/4)

“啪”。

于琦将刚刚到手的天子诏书随意的丢在桌案上,半是生气,半是不屑的道:“天子罪我?他的传国玉玺还是我送给他的!”

“主公息怒”,是仪瞥了一眼被团成一团的天子诏,劝道:“天子何辜,此皆曹操之意也,曹贼在这个当口以天子的名义发来这封诏书,其心可诛。”

现在是建安四年的年末,数天前,在城内内应的辅助下,刘琦攻破襄阳,为报父仇,尽屠襄阳城内之士族豪强三千余人,其中襄阳大族蔡氏更是被刘琦斩草除根,蔡氏上下七百余口,尽数死于刘琦刀下。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曹操更是以天子的名义问罪于琦,将屠杀士族的罪名扣在于琦头上,大有将于琦放在天下士族对立面的意思。

这也是是仪说的“其心可诛”的来意了:毕竟当今天下的话语权,是掌握在士族豪强的手里的,这封天子诏,就是把于琦竖起来充当士族攻讦的靶子。

一旦于琦在士族中的口碑臭了,那以后还有哪个人才敢来投奔于琦啊?这是要动摇于琦的统治基础啊。

淮南?之前于琦清除淮南士族豪强的时候,有陈登为其发声,尚可作为遮羞布,现如今天子都出面下诏书问罪于琦了,俨然就是要把于琦“仇视士族”的罪名坐实。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于琦尽占荆、扬两州,声势大振,天下士族们又不是傻子,跟着曹操摇旗呐喊还行,又怎么会真的往死里得罪于琦呢?

江南的士族更是旗帜鲜明的支持于琦,尤其是荆州的士族,譬如安陆黄氏、中卢蒯氏等,不仅大力发声支持于琦,还出言为于琦开脱,把铲除襄阳士族的罪名都扣在了刘备跟蔡氏的头上,说刘备是“忘恩负义之小人”,蔡氏是“卖主通贼之叛逆”。

总之,在江南士族的口中,于琦就是仁君雄主。

而这位士族口中的“仁君雄主”,却在想着法子挖士族的根:从建安元年于琦推广纸质书籍,在扬州各郡县建立学校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四年,虽然还不能让一群从未接触过学识的百姓孩子成才,还不能支持于琦废除察举制、施行科举制,但也足以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识、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也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学子,于琦的很多政策才得以在江南贯彻下去,于琦的声望才能深入民间,得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从江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