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40章 公司元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40章 公司元年!!!(4/8)

把你们接回来,万一这条路能走通,我们将来也不至于没饭吃。”

于是,柳川字说服技术专家张组祥加入队伍。

几人又分头游说,拉起了一支11人的队伍。

这些人在日后被称为创业元老,但在这时,他们只是一群对现状不满、又苦无出路的工程师。

新公司正式成立,没有剪彩,没有人致辞,甚至没有成立仪式。

所谓的“办公室”,是一间20平方米、分成里外间的小平房,原来是计算所的传达室。

谁也不会想到,这家公司今后会成为国内电脑领域的巨头,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生产商。

在公司创办初期,虽然背着计算机研究机构,但柳川字却找不到一个可运作的项目,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燕京城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

为了养活公司的十几号人,他先是在计算所的大门旁摆摊卖电子表和旱冰鞋,后来又批发过运动裤衩和电冰箱。

有一回,他听说有某省有个女人手上有大批的彩电,只要购进一倒手每台可以赚上1000元,

便急忙派人汇款过去,谁知道那竟是一个骗局,

计算所拨给他的20万元开办费,一下子就被骗走了14万元。

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年头,计算所的高级教授月工资不到200元,柳川字的工资只有105元。

柳川字感觉天都要塌了,觉得对不起领导,对不起跟随他一起下海奋斗的伙伴们。

就在他人生最为灰暗的时候,一家自称是“京西投资”的金融公司来到了他的面前……

今年一月,33岁的王实路过宝县国贸大厦,看多许多警察,一打听是领导视察。

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机会来了。

王实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间商,倒卖玉米得来的。

这个决定仅源于他在蛇口码头看见了三座储藏玉米的金属罐。

他了解到,当时宝县主要的饲料厂,其玉米多从国、t国进口,也有部分从内地通过香江转口再来到宝县,因此成本很高。

于是,王实和正大康地达成合作,他联系了刚开港的宝县赤湾港,解决了万吨货轮的停靠,再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