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第十六回《龙行出海,虎斗瀛洲第二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十六回《龙行出海,虎斗瀛洲第二章(1/3)

当晚,吉义与兄弟们一夜不眠,拟定了放弃深山家园五龙庄,乘船沿着汉江、长江直下,出海经略海岛的一套战略计划。

海岛,是朝廷难以控制的化外之地。历代以来越发保守的儒家治世,崇文抑武,只求绥靖不求开扩,就连陆疆都无心坚守,何况海疆?

在百余年前,曾经有夷狄持续入侵河西的严峻局面。河西走廊狭长难守,而且需要长途运粮,免不得要消耗许多人力财力。当时的朝廷,以第五太师为首的文官集团提出要放弃河西退守陇西,以节省军费减少徭役,才能安定内地维持太平云云。这个说法一度要被皇帝采纳,幸亏还有武将出身的耿太保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弃守河西,能得几年太平?夷狄得河西则必徐图陇西,陇西难保则关中亦难保,关中难保则天下难保!绥靖夷狄,犹如割肉予狼,肉不尽则狼不止,何得太平?”最终皇帝还是采纳耿太保的意见,以举国之力支援边疆将士坚守河西。结果夷狄不能侵略获利,无利可图则内部矛盾激化,分裂相争,不能再进犯,皇朝这才保住了太平。要是当年以第五太师之见弃守河西,皇朝恐怕早已不存在了。而且后世汉人就算重建新朝,河西不在新朝统治之下,必然也会给新朝带来持续的外患,遗害无穷。

至于海疆,其实比陆疆更难控制。好在海上并没有太大的外患,不过就是些海贼而已,因此历朝都不怎么重视海疆。到了本朝也是一样,官军水师以内河水师为主,外海水师几乎没有,海防不过就是在沿海各州县让地方土兵防着海贼上岸劫掠而已,海岸线外的海岛全都不设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吉义通过行走天下,走遍天涯海角,开阔了眼界,增进了见识。先前曾往南澳岛、澎湖屿、夷洲的经历,使得吉义知道了海岛的意义。海岛上有人烟、有渔产、有珍货……简而言之,有人有食有财!有人有食有财,就可以积聚实力。

有这见识,吉义与兄弟们探讨出一套大胆的战略——出海!灭海贼而聚海民,纳海岛为地盘,积聚实力,在时机合适之时登陆作战,联络义军旧部,再打天下!

要实施这套战略,有现成的条件,却也有不小的困难。

条件是,吉义手下有一支船队,还有可以帮助行船的水怪。先前吉义麾下以商帮为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