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行」

第392 章 义理之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392 章 义理之学(3/3)

致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魏晋玄学对两汉谶纬有一定打击,但是不够彻底,依然保留一些神学特征。王弼成为当时儒家复兴主要名家,成了郑玄的后儒家代表。得意忘形成为千古误谈。得意原意是易经的义理,忘形则是把象数抹掉。象数并没有完全,而且被佛道吸纳,被邵雍发扬光大,又被朱熹带回儒家。南北朝也是儒学分离时代,以王通为代表的儒释道三家合流派成为风潮,开启贞观之治,确立大唐盛世。玄学是儒道互补,禅宗是儒佛互补。禅宗与玄学就是心学,这就是临川文化最重要支柱。

宋明理学,完全被误读文化复兴。在隋唐之时,佛老大兴,韩愈借墨反击佛老,主要就是禅宗与玄学太盛,陷入玄虚神学逻辑,也说明两者不是纯粹东西,需要更进一步中国化,玄学进一步就是理学和气学,禅宗更进一步就是心学。心学独树一帜,敢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这也是临川文化最大进步,之后无论是汤显祖还是李绂,都是只是心学传人,这也是临川文化局限,没有对心学更细致升级,没有让心学成为主流,反而被江西门徒王阳明发扬光大,可惜脱离了本源文化,都是无根之木,都是难以生根发芽,注定被理学以及气学夹缝中扑灭,明亡之后,只有临川人李绂为心学最后传人。心学也就是在清朝乾隆后继无人,成为隐学。几百年后,王阳明热,心学开山祖师陆九渊却不为人所知。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只能为世人当成笑料,始终没有人没有看出后面那句话才是心学最大矿藏。陆九渊所理解宇宙就是时空集合,那后面吾心也不是个体之心,整体人类之心之合,否则这个类比是明显错误,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留下来。人心最大特点就是有来源,而非一蹴而就,没有什么天才,只是自怨自艾人太多,所以自废武功而已,人心是最奇妙,所以古人讲道多半就是讲人心。人心最奇妙就是人人都有,谁有讲不清。所以道家会用玄字来隐喻人心。道家从来没有说宇宙之道是什么,而是讲人心之道。

程朱理学,病在先验。以神学掩盖义理光辉,人不自欺,则万事可成。

清朝朴学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就是破先验之理。这也是戴震比王阳明更接近义理。

也验证先素后绘,礼后乎。”

底下人听后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武侠世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