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

第384章 筹划江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84章 筹划江夏(5/8)

“这……竟是车船!?”

在近代汽船问世前,人类船舶的推进,主要是仰仗风力和人力,前者用帆,后者用桨。车船是在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设计的,桨用手力,而车船使用脚力,确为古代一项重大的船舶技术发明。

以轮激水,其行如飞,而且还设有撞竿,可以击碎官军的船只。所谓撞竿,又叫拍竿。

船旁轮子原来都有木板封盖,并不外露。从图中可以看出,船的两侧各有十ー个桨轮,船尾还有一个大桨轮,船上有抛石机多个,并且配备了弓箭手,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

车船虽然速度快,但是当时所用的动力来源只能是人力,无法长途航行,只能在江湖和沿海地区就近使用。

而且,车船因为需要许多人不断踩踏,要花费很多人力,所以只能作为军用。

直到蒸汽机出现以后,动力问题得到解决,轮船的制造和应用才能够迅速发展。

自己若是可以大面积装备车船,区区江东水师,那也是可以挥手可破。

晨光初破晓,浩瀚的江面宛如一幅铺展的画卷,波光粼粼中,千帆竞发,百余艘大小不一的舟船破浪前行,往来穿梭,宛如游龙戏水,蔚为壮观。这些船只上,满载着士气高昂的士兵、雄壮的战马以及沉重的辎重。

刘耀立于南岸之巅,身旁簇拥着一群同样目光炯炯的将领。他们俯瞰着这波澜壮阔的一幕,江面上船只穿梭,百舸争流,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战前序曲。

这一切的起因,源自蒯国的明智抉择——归顺并州军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忠诚,蒯国决定以实际行动展现力量。

于是,在次日黎明初现之时,蒯国与并州军的水师倾巢而出,战船如林,于长江之上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摆渡演练。仅仅用了一天多的时间,这场壮观的军事演习便展现了他们强大的水上作战能力。

蒯国此番不仅慷慨解囊,将囤积的粮草、军械悉数取出,以供大军征伐之需,更是细心周到地派遣了各式船只,穿梭于洞庭湖的碧波之间,捕捞起鲜美的鱼虾,远送北方勇士的餐桌,其举止之伶俐,仿若春风拂面,令人舒心。

大军横渡长江之后,旋即如蛟龙分浪,一分为二。高顺率领着锐不可当的陷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