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514章 头脑风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14章 头脑风暴(1/3)

“对,所以商品的包装,也是一大重点。”

刘弘毅拿起那个玻璃瓶,晃动了一下。里边的茶油如同深色琥珀,极具诱惑力。

“我们有句古话,叫好酒不怕巷子深……其实啊,这是很典型的小农经济思想。好东西,就是要广而告之,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让更多的人都接受。我们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去,才能卖出去更多,经济才能搞活。”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产品包装的问题。”

“我跟青桥区的负责同志开过会,跟他们商量,这个茶油厂要当作青桥的骨干龙头企业来搞,要做大做强。”

“这不仅仅只是搞一个工厂的问题,这是一个综合工程。”

“壮安县青桥区,下辖一个镇,四个公社,总辖区面积29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0246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70380亩,旱田面积32080亩。”

“如果其中2万亩旱田用于油茶树种植,每亩一年可产干油茶籽200公斤左右,全区的油茶籽产量可以达到400万公斤。”

“我询问过,青桥茶油厂因为用的是古法榨油,正常年份,不遭遇干旱的情况下,出油率达到20左右,如果是干旱年份,茶籽含油量不足,出油率则只有15左右。取中位值18。”

“400万公斤茶籽,每年可产茶油72万公斤。”

“目前的市场价格,茶油批发大约是16元一公斤。零售大约是26元左右。”

“以批发价来算,在这种产量下,青桥茶油厂一年可以达到115万元的产值,毛利润在35万元左右。”

“但是现在,青桥茶油厂一年的产量只有大约40万斤不到,产值只有30来万,毛利润更是只有不到10万元。”

“就算如此,茶油厂也已经是青桥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体企业。”

“我问过青桥的同志,为什么不扩大产能,他们给我的回答是,茶油产量太大的话,卖不出去。现在青桥茶油厂的茶油,主要就是供应壮安县和周边几个县区。连咱们宁州百货大楼都没有青桥的茶油。”

“同志们,现在我们就拿这个茶油厂为例,来说一下,如果我们能解放思想,把这个茶油厂,规模扩大,做大做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