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西学东渐的开端(1/6)
【这个人他是华夏古代少数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一,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和普及做贡献、奋斗。
他一直关注明朝的国防事业,就连清朝的奠基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都间接死在了他主持购买的火炮下。
他就是被誉为明代全能科学家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
接下来我们要盘点的华夏古代四大农书的最后一部就是徐光启著作的《农政全书》!】
“居然是我大明的人!”朱棣惊呼道:“还是官至内阁辅相的朝廷大员,他居然能沉下心来为农学写一本书!”
“父皇重视农业,如果他在天之灵看到四大农书有一本出自我大明,应该会很欣慰吧!”朱棣抚须道。
【别看这是一本书,但在十八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眼里,这就是一本神奇宝典,任何一个国家吃透了它,立刻就是突飞猛进发展,俄国更是现身说法,学得受益无穷。
还是拿赛跑来说,这本书,就是合法的兴奋剂,叫一干西方列强们喝强壮了。
如此“兴奋剂”,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明末科学巨匠徐光启的心血农学巨著:《农政全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上海人,万历年间进士,晚明东林党里的重要角色,正宗科举出身的封建官僚,却亦是文理兼修的学霸,尤其酷爱科学,一辈子都以包容精神,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堪称比林则徐早二百年放眼看世界的华夏人。
理想更分外执着:要以科学为助力,打造富国强兵的大明王朝。
为了这个丰满理想,徐光启拼了一辈子,几乎是手把手,带动明朝科学突飞猛进。
但放在那个回天乏力的时代里,积重到骨感的大明朝,贪腐天灾党争,样样好似绝症摧残肌体,已经不是科学能救过来。
徐光启忙到晚年,也看清了这个悲情现实。
以他自己话说:富强之略,不见于施设,仅见于纸墨之流传。
但悲剧的是,他这一生心血,好些却给对手做了嫁衣,比如他投入心血最大的军火事业,大力引进西方火器,砸钱买外带学习造,为大明建立了先进军火生产线。
却不想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