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西学东渐的开端(2/6)
孙元华不争气,闹出了登州军变,把耿精忠等叛徒“变”到了清廷一边,明朝军火开发就此打住,还给清朝白送了当时全球最先进枪炮技术,直接给清朝后来一统天下帮大忙。
当然也有些事,说来也欣慰,他亲手编订的《崇祯历书》的意义有多大?
是华夏人都有体会,另一大功劳,读过义务教育的华夏人更有体会:数学课本里的各类名词,直线平行线对角线,全是他当年亲手翻译命名,没他的数学心血造诣,今天华夏孩子学数学,至少困难百倍。
可最悲剧的一个事实是,辛劳一生的徐光启,好些璀璨成就,待到华夏山河变色,大清王朝建立,却是白送给人家做嫁衣都不要,辛苦翻译的好些西方科学典籍,大多被封存禁毁,理由是“异域邪说,蛊惑人心”。
就连他一生里另一大耗尽心血的辉煌巨著,也悲惨遭到清政府的长期封禁,这本巨著,就是《农政全书》。
这本《农政全书》也被部分人标榜为“西学东渐”的开始,毕竟在此书之后,华夏的科技水平确实是被西方国家赶超上来了,而此书之后清朝自誉为天下第一书的《四库全书》,除了字数比永乐帝的《永乐大典》多以外,没有取得任何方面的突破。
相反,《四库全书》还为了统治者的稳定统治而大量删改典籍、焚毁原书等。】
“东林党人!”李世民对大明朝的历史现在也有了简单的初步掌握,自然知道这个明末党争现象里不能绕过去的官僚集团。
“看来,明朝的那群文官除了内斗外,也是有很多实干派的官员嘛!”
杜如晦沉声道:“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种实干派的明朝官员本来就很多,而在政治上站队是一件关系仕途和身家性命的大事!”
“而徐光启能坐到明朝内阁的次辅虽然其中必有他的才干原因,但也因为他站好了队,才能被捧上去呢?”
老杜的这番臆测让众臣也思考起来,虽然这是很恶的一种猜测方向,但李世民却觉得很有道理。
“克明说的很对啊!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后汉的党争故事也可作为参考。”
李世民颔首赞同了杜如晦的说法,道:“陈蕃太尉陈公,后汉天下无论豪门还是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