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第 349章 南北方谁比较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 349章 南北方谁比较冷(2/7)

舍不得。

和汉武帝这边的忙碌不同。

各朝的老百姓们,此刻还在谈论视频里的村官,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一心为百姓的官,只感觉格外亲切,不仅不娘气,嘴里恨不得一顿夸。

“这孩子可真不错,懂事又有能力。”

“唉,要不是光幕,俺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为百姓做主的,这小伙子不错。”

刘晓希默默点开下一个内容,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对没有同时在南北方待过的人而言,是很难理解对面有多冷。

{南北方的冬天,谁更冷}

老祖宗们虽然不知道为何有此一问,但大部分人的说法是差不多的,都觉得自己待的地方冷。

生活在古代的老百姓们基本上是没条件到处跑的,所以也想象不到其他地方有多温暖或是多寒冷。

尤其是北方老百姓一说到冬天可有的吐槽了,要是不做好保暖,都是冻死人的程度。

有机会走南闯北的行商、读书人、乃至到各地做官的官员们,他们的见识相对多一些,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说起来,华夏历史上的气候并非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在古代农耕文明,高度依赖气候条件。

根据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骸来看,在五千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处在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浙省余姚河姆渡遗址,还有大象、犀牛这类动物遗骸出现,在5000年前长江流域的温度,和现在两广地区的温度差不多。

这种温暖的气候环境,即便是到了殷商时代都是存在的}

祖辈们心里都不免惊讶,这个结论还是大家第一次了解,一直以来,大家也没有注意后世的温度差别,但要是把几千年来的变化放在一起看,的确差别很大,瞬间所有人都有一种吸收了新知识的感觉。

当然现在老祖宗们也发现了考古的好处,瞧瞧这根据出土的东西就能推测过去的情况,的确是有用,这缺少文字记载时期,想知道当时的情况可不得想其他办法。

大禹默默裹紧自己的衣服,还是从后世买的军大衣,虽然说他们时代相比后世要温暖,但在他们看来冬天还是感觉蛮冷的,不过后世竟然比他们时代更冷,虽然没去后世体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