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

第364章 长安科举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4章 长安科举议(1/4)

长安,这座承载着大唐荣耀与威严的都城,宫殿庄严肃穆,似在无声诉说着王朝的兴衰过往。此刻,宫殿内气氛热烈,君臣们围坐一堂,一场关乎国家未来走向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众人的目光与思绪,渐渐聚焦在科举改革这一关键议题之上。科举制度,宛如国家选拔人才的宏大舞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犹如定海神针,深深影响着大唐的人才储备与发展根基。

邱琦率先打破沉默,他恭敬地微微欠身,目光中透着坚定与睿智,向李弘进言:“陛下,当今时代风云变幻,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所需人才愈发多元。科举,作为选拔贤能的关键途径,理应顺应时势,做出变革。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拓宽科举选拔范围。传统科举多侧重于经史子集,虽能选拔出饱读诗书之士,然从国家实际发展考量,仍显单一。臣斗胆建议,增设科技、农商等实用科目,如此方能选拔出更多元化的人才,以满足国家多方面的迫切需求。”

罗章听闻,不禁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紧接着说道:“邱爱卿所言极是,陛下。科举之要义,在于为国家广纳贤才。科技可推动工艺进步,让我大唐的器物制造、工程建设更上一层楼;农商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增设这些科目,恰似为国家的人才宝库打开多扇崭新的大门,让更多身怀绝技之人有机会为朝廷效力,为国家的繁荣添砖加瓦。”

秦英也赶忙附和:“陛下,诚如二位所言。科举若能如此变革,不仅能挖掘出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充实国家各个层面的力量,更能激励天下学子广泛涉猎,积极提升自身才能,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此变革若成,大唐必将人才济济,国力蒸蒸日上。”

李弘目光炯炯,认真倾听着众人的发言,心中对这一改革设想已然颇为认同。他微微颔首,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深合朕意。但这改革之举,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慎之又慎,细细商讨具体实施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一旁的程处默也站起身来,恭敬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甚是。就科技科目而言,除了考算学、天文历法、器械制造,是否还可增添地理测绘内容?如今我大唐疆域辽阔,地理测绘对于行军作战、工程建设、资源勘探等皆意义重大。考地理测绘,可要求学子绘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燕山奇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