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屏息聆听(4/6)
很想发出疑问,心中也有千百问题,可她终是忍了下,也很快平复了面容、淡下了好奇。
“我隐隐感觉此次文举第一极有可能会是那庞博然,方莫的文章虽提前引起了关注,可在一片称赞中也极易掩盖掉其他文章的风采。天下之事,往往一开始最出彩的那个并不能如愿,也通常会杀出一个意外。”
“庞博然虽身份不明,但在守卫异常森严的贡院中他也没机会去窥探他人文章,所以,他若想高中位列三甲就必然会全力以赴。武举自然不同,他可以很清楚自己的表现,也可以在与方莫对决中掌握好分寸”
“方莫与我达成过协议,在武举期间我也借机成全了方莫和杜芸卿的婚事。我无法保证方莫会一直与我同盟,但我可以确定杜芸卿绝不会反戈,亦会生出感念。”
“我认为此次武举三甲,方莫和庞博然我们不必沾染,只需拿下霍飞将其编入镇北军即可。霍飞此人枪法不凡,观其面相也忠厚老实,多有满腔热血。”
“还有萧文景竟主动与我提起当年父王弑君谋反一案他表明欲要将当年之事的罪魁祸首全推到国舅张显宁身上,先洗刷掉父王的冤屈。”
“他贵为天子,虽对我袒露心思,可我就是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其一,他杀张显宁时并没有给予喘息的机会,并不惜围困赵衍等一众重臣,这一点我已私下向柳霖霖求证过,景都百姓也皆知柳霖霖曾率三百府兵围攻过宫门。”
“其二,张显宁虽是外戚之首,可说到底也是保皇派,萧文景为何非要突然除掉他呢?难道,萧文景就不怕日后得不到外戚的助力吗?这其中必有一个非杀不可的理由,但,这理由到底是什么?是分赃不公?还是张显宁要得太多,已然威胁到了皇权?可又是怎样的事,致使两人出现分歧的?”
“我思虑了多次,也推演了千百遍,得出的答案是唯有父王、母妃一案”
“确切地说,张显宁知晓当年的所有事,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否则,也绝不会死得那般突然。但,张显宁既涉及到当年父王、母妃一案,萧文景又如何敢堂而皇之地将其处死呢?他就不怕东窗事发,暴露出些什么吗?”
“从他未对方怡赶尽杀绝上看,他又似乎并不怕暴露破绽,也或许这一切都只是障眼法。那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