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第266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66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1/3)

倭寇对浙江发动的几次细菌战虽然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尤其是这次针对鄂豫皖根据地皖北地区的疫情散播,简直是仿佛石沉大海般连个水声都没听到,反而还遭至了独立师的报复,不仅九华山工厂被毁,使得原就不高的产量愈加捉襟见肘,更肉疼的是第1644部队的病毒学家们被杀得近于一干二净。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西尾寿造只得悻悻断了利用细菌战、化学战打垮独立师的念头,转而采取守势重兵固守滁县、合肥一线。

随着战事暂时停歇,赵骥也开始把各种资源往后勤生产转移,得到了比历史上更好条件的军工人也开始捷报频传。

首先是郭栋才报告说首门lefh18型榴弹炮试制成功。

在既有设计图纸和生产图纸在手,又有现成的成品可供参考的情况下,lefh18型榴弹炮的仿制工作基本没有遇到太大的难关。

虽说第一批下线的几门炮在极限指标上跟原版比还略有差距,但在实际作战中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很快就通过了军队的验收开始装备部队。

有了自产能力当底气,赵骥干脆把已经实现稳定量产的ig18型野战炮下放到团,同时逐步将旅属火炮换装为lefh18型榴弹炮,纵队一级则配属六门sfh18型榴弹炮,师部不再保留直属炮兵。

但囿于sfh18型榴弹炮尚未实现自产,一共只有系统原先奖励的三十六门,所以七纵暂时缺编。

更大的好消息则来自朱既明,没了原时空中宋子文的行政阻碍,眼下又多了赵骥提供的参考答案,所以试研进度竟比历史上还要快上半年时间,在当年的秋天就顺利实现了临床药剂的批量生产。

同一时间,在汪鹏的主持下,采油工人们也爆发了极大的生产热情,周口油田的预计年产量已经高达万吨,这个产量虽说放在世界范围只能勉强算得聊胜于无,但放在当时的中国却堪称了不得的事情了。

和49年建国后的生产大爆发类似,各家卷烟厂、发电厂、炼钢厂、水泥厂、金矿和军工厂其它型号枪炮的产量也逐步扩产增效,产量都达到了一个在民国时期令人无法相信的高度。

等年底进行财政结算时,主抓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