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北京城君臣话兴建 庆寿寺道衍驾鹤西(1)(1/4)
好半天,吕震才算理出个头绪。皇帝留问北京建设事宜,要让他说出个子丑寅卯,他还真说不上来,只知京城建设大致按《周礼·考工记》规划,至于其内容,他就不善其详了。可皇上点了,那就得说几句,清了半天嗓子,扫了阁臣一眼,只能先拿南京说事。
“刘伯温规制南京,依山填湖,为的是造风水。可填了湖,风水就破了,紫禁城低洼之势无可逆转,等于皇帝是于锅底仰头驾驭周边锅沿,于礼于法都有不适,故洪武年间屡有文武大员桀骜不驯,干犯皇权,太祖虽处之重典,亦不能夺其势……”
“够了!”无论有多少文武大臣在场,永乐从不给吕震留面子。他对吕震无话找话的做派深恶痛绝,更对洪武年间皇考诛杀大臣的做法讳莫如深。那时,太祖皇帝就像着魔一样,勋至公侯的文武大臣、各部院首领官,杀了一茬又一茬,办了一案又一案,一案比一案牵连的人多。传言连他的老泰山中山王徐达都是为皇考所赐蒸鹅致死,颖国公傅友德,多么爽朗、智慧、忠诚的一员大将,结果也被无端赐死,因各种罪名被处死、牵连的官员、军士、百姓达数万人之多。所以,永乐不愿提及这类事,即使说到了,也一带而过,是誉是毁都不愿别人提起。
他瞪了一眼精神有点错乱的吕震,“南京之宫城规制,就是《周礼·考工记》的实施,卜地于钟山之阳,气势恢宏,何有坑底之说?且北京之建悉仿南京,吕尚书之意是南京、北京都建错了,要别寻蹊径不成?”
“不、不、不,”见皇上急了,吕震忙解释道,“臣之意是,北京山水形势更趋完美,虽然仿建,也不要亦步亦趋,若能扬长避短,他日之北京则更巍峨壮观。”偷眼皇上面色和缓了,又讪讪道,“臣见了皇上高兴,一时情急,就词不达意了,还望皇上见谅。”
永乐不再理他,把目光投向别人。履新不久的工部尚书李庆拱拱手,一副天下在胸的气势:“太祖皇帝几十年前筹建南京,也是穷尽智慧、集诸儒之大成。京城之精在皇城,皇城之精在宫城,三大殿而后乾清、坤宁二宫和交泰殿,后三殿左右则东西六宫。奉天殿之意在于人主不敢以一人肆于民上,故曰奉天;华盖乃天宫九星之名,是奉天的继续;谨身则申明自身之修省,意也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