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谁祖坟被掘,古人红温了!」

第192章 主粮2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2章 主粮2(2/3)

的新仙女木事件有关系,突然间的降温让植被大面积减少,而原来应该有的果子也都没有了。”

“当时的智人迫于无奈,开始寻找果子的替代品。”

“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他们吃草反而还可以饱肚子,细小的草籽搓掉了外壳之后,竟然能够吃,虽然很小,但是数量不少!”

“于是一万多年前在黄河流域的祖先忍饥挨饿了很多年,终于驯化了野黍和狗尾巴草,野黍后来成为了黍,狗尾巴草后来成为了稷,也就是后来说的小米。”

天幕之上放的图片的演示,很清晰的表明了这种变化的途径。

之前他们也从短视频上看到过吃狗尾巴草籽的片段,看起来和小米很像,味道也和小米很像,更是被科普了一番。

所以大家看到这一幕也并不奇怪。

反而是对祖先在的黄河流域更加感兴趣一些。

上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当中,人类不就是从黄河附近发源的吗?

炎黄文明啊……

天幕下的许多人这一瞬间对于这个所谓的‘文明’一词,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归属感,似乎来自于血脉当中。

而系统突然间收到了许多的点数,如果用一个折线图来表示,那么就是本来平缓上升的曲线突然间来了一个珠穆朗玛峰。

查询了关键词,才发现是朱清谷提到黄河流域的祖先,就这么一句,点数就爆炸了。

“慢慢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种植粮食,就定居了下来。”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幅一幅后世人类所畅想而画下来的画,身上只用兽皮或者是简单的麻布盖着重要部位的人手里开始在种植粮食的场面。】

“就聚集成为了部落、村落,村落成为了城市,城市成为了国家。”

“而越是种植粮食,就越是发现粮食的优势,比起那些野果或者是肉类,粮食能种还能够储存,能种代表生生不息、可持续,能储存就是一种配合生活计划的短期或者长期需求。”

“黍是商周时候的主角,比稷更加耐旱,不光能吃,还能够酿酒,商周时候出土的青铜器是不是很多都是酒器?所以可想而知,黍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黍之后会渐渐的不如稷的地位?一方面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盘点谁祖坟被掘,古人红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