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第176章 丝绸换粮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76章 丝绸换粮食(3/6)

记挂了个电话,杨书记让林场派车把这批粮食直接运到他们货场,在货场,长海和廖夫大爷完成了交接。

给杨书记留下答应给他们的两吨面粉还有五百斤猪肉,二货三人组和王尚友押着剩下的粮食启程回家。

装货的车厢是经过伪装的,上面还是压的木材。

一路上提心吊胆,放飞自我的王尚友也没再嘚瑟,老老实实的在车上瞅着。

终于到家了,造纸厂储木场,车皮一进来,就被一群荷枪实弹的当兵的给围上了。

原来是老爷子亲自带兵过来接货,厂里面也重视,班子成员全到场,二货三人组和王尚友一开始吓的都没敢下车,援朝虎逼叨叨的拿着两枚手雷要下车跟人家拼命。

让王尚友两脚给踹一边生闷气去了,他们听到老爷子的声音这才把心放肚子里。

下车,交接,老爷子带来的当兵的很利落的把白面和两吨猪肉没一会儿就扔上车车,并且码的整整齐齐。把给丝绸厂的粮食留下,就准备走。

陈厂长和姚书记一商量,把另外半吨猪肉也给了老爷子,算是支援国家吧。

老爷子很江湖的跟他俩握了握手,然后带着车就走了,长海求了一台厂里的车把他们应得的两吨白面还有五百斤猪肉运到保卫处小仓库。剩下的就是厂里的,他们就不管了。

回到家里,长海把孙小欠和援朝喊在他自己房间里。

“这些粮食和猪肉,你们俩每人有两成,你俩啥意思?要钱还是要东西”

长海征求他俩的意见,援朝无所谓,平时兜里比脸都干净,每个月除了交给两个妈里的生活费,剩下的全给了白小白,就连长海额外给他的都算上,反正要花钱他就找长海或者抗美去要,自己家的钱从来不掏。长海两口子也不跟他计较。平时也就抽个烟啥的,也没有恶习。

孙小欠喘着粗气,他没想到这还有他的份,他就以为这是为了解决厂里的问题才办的事情。

别看才两成份子,四百斤面粉,一百斤猪肉,在这个时候可不是小钱,长海说的可不是按粮站平价的价格,那是李老四黑市的价格。

孙小欠也打听过,白面现货都已经炒到正常价格的四到五倍,猪肉更离谱,由于要还债,市场更是很长时间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