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奶渣的制作方法与用料(4/7)
滴落下的乳清,仿佛看到了藏式奶渣诞生的前奏。
当乳清分离得差不多的时候,布袋里剩下的就是奶渣的雏形了。阿妈把奶渣从布袋里取出来,放在一个木制的容器里,开始用手揉捻。她的双手如同有魔力一般,把奶渣揉成了一块一块的形状。阿妈告诉书源,这个揉捻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让奶渣成型,还能让它的口感更加紧实。
在阿妈制作奶渣的时候,次仁也在一旁给书源讲述着藏式奶渣在藏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他说,在藏族家庭里,奶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它不仅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更是节日和庆典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在藏历新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大量的奶渣,用精美的容器盛装起来,供奉在神龛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而且,奶渣也是藏族人民招待贵客的重要食品,当有远方的客人到来时,端上一盘奶渣,就代表着主人家的热情和尊敬。
书源听着这些故事,心中对藏式奶渣又多了一份敬意。他拿起一块刚刚制作好的奶渣,放入口中。初尝时,他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奶香味,那是牦牛奶的醇厚在舌尖上蔓延。接着,是微微的酸味,这种酸味并不刺鼻,反而让奶香味更加突出,就像一首和谐的乐曲中的独特音符。而且,奶渣的口感紧实而有嚼劲,越嚼越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随着对藏式奶渣的深入了解,书源决定在村子里多停留一段时间,深入体验与奶渣有关的一切。他跟着次仁一家参与到日常的放牧生活中。清晨,他们赶着牦牛群走向草原深处。书源看到牦牛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他也试着帮忙寻找那些最鲜嫩的牧草。次仁告诉他,牦牛吃的牧草质量直接影响着牛奶的品质,而牛奶的品质又决定了奶渣的好坏。
在放牧的过程中,书源还结识了村里的其他牧民。他们都对这个对藏式奶渣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很友善,纷纷向他分享自己制作奶渣的小窍门。有的牧民告诉他,在加入酸奶发酵剂的时候,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用量,夏天的时候,因为温度较高,酸奶的用量可以稍微少一点,以免发酵过度。还有的牧民说,在揉捻奶渣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糖或者盐,制作出不同口味的奶渣,甜奶渣适合给孩子们吃,而咸奶渣则是大人们在喝茶时的好伴侣。
回到村子后,书源又参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