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初入复旦(二)(3/4)
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只给我带了一学期的老师的姓名,是因为那是她在一节课里唯一说到、写到的中文,整堂课我都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后来每次上课我都只是好奇地欣赏这个从不穿重复衣服、梳重复发型的美女,英语课成了我唯一害怕的课,我的英语成绩甚至比高中水平都倒退了。我也去地下听音室借磁带逼自己上进,但除了喜欢上英文歌《忧愁河上的金桥》、《乡村的路》、《月亮河》、《今夜你是否寂寞》等外,听着《走遍美国》这样的听力磁带没多长时间就趴桌上睡着了。
从英语水平分级之后,自卑感逐渐滋长,大学生活其实开始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以后做什么都有点缩手缩脚,对“天之骄子”这个词没有一点体会。倒是我在普通高校或者大专读书的同学找到“如鱼得水”的感觉,自信满满地从学校走到社会,什么都敢想敢干,一直会把自己当个人物。不过我虽然自卑,但从未后悔和那样一些优秀的同学为伍,就算我不是块玉,那也是“近朱者赤”。每每想起我的那些同学,我会时时提醒自己什么时候都要认清自己,什么时候也不要因为不明真相的人吹捧而忘乎所以。
我真正融入复旦生活还是从系运动会开始的。上中学时班上有很多擅长体育的学生,当然轮不到我这样的上场,可是大学班上只有25个同学,还好多豆芽菜体型,他们也都抢着选了最简单的百米跑、扔铅球之类。说实话百米跑这种爆发力强的项目我也不敢参加,我总是比较迟钝,发令枪响同学都冲出一米了我还没回过神呢。每人要选两项,最后我本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和决绝,报了没人选的800米和3000米,随便去跑吧。教民法的姜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东北老头,非常和蔼,象他的名字一样宅心仁厚,他关心地提醒我“傻丫头,你不能一下午跑两项长跑的,明天该腿疼了”。可是我已经报了呀,总不能打退堂鼓吧。我第一次在400米一圈的标准跑道上使出全身力气,在还不太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呐喊助威声中冲线,他们告诉我“你简直太伟大了,3分08秒破了系记录”,哇,我一下子让同学记住了我,他们差点以为我是体育特长生呢,哪知道我也是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个潜力。在草地上同学帮我按摩了双腿,休息了10分钟,我这个来自西北的像铁人一样的姑娘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