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第85章 窦建德夏国政权的崛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85章 窦建德夏国政权的崛起(7/8)

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易县丰富的民间艺术。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是清代皇家陵寝,位于易县西部。狼牙山以险峻的山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长城上的着名关隘紫荆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易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活动,亦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古定州即今定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定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素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定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为鲜虞国地,战国时成为中山国的重要城市。秦统一中国后,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此后定州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定州归唐后,复置定州,管辖10县,分别是安喜、唐昌、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深泽,成为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划。宋元明清时期,定州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定名为定州,并沿用至今。

今日定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定州贡院、开元寺塔、中山汉墓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定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州市每年春季举办的桃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点还包括定州博物馆、宋街、开元寺塔等,展示了定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冀州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便是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上古时期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大禹治水后划分为九州之一,称为冀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于晋国、燕国和赵国。秦朝属巨鹿郡。汉代设信都郡,成为冀州治所。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北魏时辖长乐、武邑、渤海三郡。

隋唐时期隋朝时改为信都郡,唐代复为冀州。宋元明清时期经历了多次分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归冀州直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93年撤县建市。

冀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代冯太后墓、孔颖达墓等。每年举办的二月二龙抬头庙会和元宵节灯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凌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