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第94章 中国历史上首个僧人所建佛法政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94章 中国历史上首个僧人所建佛法政权(4/7)

的禅修和诵经。维那负责寺庙的宗教仪式和法会活动,安排僧众的诵经、礼拜等宗教活动。维那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另外设置有知客、典座、库头、书记、侍者、清众等管理具体事务的岗位。知客是寺庙对外的窗口,责接待来访的宾客和信徒,安排他们的食宿和参访事宜,维护寺庙与外界的关系。典座在寺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寺庙的饮食和厨房事务,确保僧众和访客的饮食供应。库头是寺庙后勤管理的重要职位,负责物资的调配和管理,包括粮食、衣物、法器等的保管和分发。书记在寺庙的文职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寺庙的文书记录和档案管理,包括记录寺庙的历史、法会活动、僧众名册等。侍者负责照顾方丈或其他高级僧侣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起居等。侍者通常是年轻僧人,通过侍奉高级僧侣来学习和修行。清众是普通僧人,负责日常的诵经、修行和劳动,是寺庙中最基础的僧众,负责日常的宗教活动和劳动。沙弥是未受具足戒的年轻僧人,主要负责学习和修行,同时协助寺庙的日常事务,是寺庙中的初级僧侣,通常需要经过多年的修行和学习才能成为正式僧人。行者是寺庙中的杂役僧人,通常是寺庙中地位较低的僧人,负责寺庙的体力劳动,如打扫、搬运等。但他们的工作对寺庙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隋唐时期的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还承担了教育、慈善、文化传播等多种社会功能。寺庙中的职位和职责分工主要是为了维持寺庙的正常运转和僧众的修行生活。虽然这些职位没有世俗社会中的官职那样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寺庙内部,每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地位。这些职位共同构成了寺庙的管理体系,确保寺庙的宗教活动和生活秩序得以顺利进行。

寺庙佛堂中,高昙晟低声对身边几位监院、首座弟子说道“无遮大会时,官民僧俗、百姓商贾、各方人等齐聚一堂,正是我们发动起义的绝佳时机。”

和尚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夜以继日地谋划起义,各项工作在无遮大会前基本准备妥当。

无遮大会当天,怀戎县城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县令与镇将按时前来,五十名僧人列队夹道欢迎,将两位大施主迎入斋坛。两人刚一落座,高昙晟便一挥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凌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