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第94章 中国历史上首个僧人所建佛法政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94章 中国历史上首个僧人所建佛法政权(3/7)

大会,并在大会上舌战群雄,赢得了“大乘天”与“解脱天”的称号。无遮大会不仅是佛教徒广结善缘的重要活动,也是佛教文化中平等、慈悲精神的体现,被认为是普度众生的大功德。无遮大会又称无碍大会、五年大会,按佛教众生平等、广结善缘的理念,每次无遮大会都会吸引很多僧俗民众参加。

无遮大会通常在冬季举行,因为冬季农闲时节,百姓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宗教活动。十二月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农历的腊月,腊月初八(即腊八节)是佛教中的重要节日,即纪念释迦牟尼成道之日,许多佛教活动会在这一天举行。

公元618年十二月初八,又是逢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由隋朝怀戎县令与镇将共同出资。消息传开,县内及周边百姓纷纷赶来参加。高昙晟也被邀请参会。他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即召集寺庙中的“三纲”和亲信弟子,密谋起义。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寺庙规模扩大,僧众人数增多,寺庙内部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寺庙中的和尚虽然没有像世俗官僚体系那样严格的官职,但内部存在一定的等级和职责分工。

其中,三纲是寺庙中最高层的管理者,通常由三位高级僧侣担任,分别是上座、寺主和都维那。他们是寺庙的核心领导层,负责寺庙的整体管理和宗教事务。上座是寺庙中修行最深、威望最高的僧人,通常由年长且德高望重的僧人担任。他负责指导僧众的修行和宗教活动。上座在寺庙中拥有最高的宗教权威,类似于精神领袖。寺主是寺庙的行政负责人,负责寺庙的日常事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物资调配、僧众的生活安排等。寺主是寺庙的实际管理者,地位仅次于上座。都维那负责寺庙的宗教仪式和法会活动,安排僧众的诵经、礼拜等宗教活动。都维那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其次还设立有监院、首座等职务。监院是寺庙的行政管理者,负责寺庙的日常事务,包括财务管理、物资调配、僧众的生活安排等。监院通常是寺主的得力助手,地位仅次于三纲。首座是寺庙中的修行领袖,负责指导僧众的修行和禅修活动。他通常是寺庙中修行最有成就的僧人之一。首座在修行方面拥有很高的权威,负责带领僧众进行日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凌烟志